记者近日获得的一份业内交流数据显示,2018年,在纳入统计的86家财险公司中,共有59家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公司数量占比约为68.6%,仅有27家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低于100%,公司数量占比约为31.4%。
从全行业来看,财险公司平均综合赔付率为59.39%,综合费用率为40.74%,综合成本率为100.13%。其中,财险八大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大地保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太平财险和阳光财险)的综合赔付率为58.60%,综合费用率为39.63%,综合成本率为98.23%;中小财险公司的综合赔付率为63.10%,综合费用率为45.90%,综合成本率为109.01%。
从财险行业主力险种车险的情况来看,2018年的综合成本率为99.86%。其中,八大家的综合成本率为98.48%,中小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为108.12%。
连续8年承保盈利被打断
综合成本率高低关系着财险公司的盈利情况。去年,财产公司平均综合成本率高达100.13%,意味着财险承保处于行业性亏损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是财险行业九年来首个经营拐点,改变了此前连续8年承保盈利的态势。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财险行业的综合成本率约为97.3%,一直到2017年年底,财险业综合成本率一直低于100%。其中,最低的2011年综合成本率约为95%,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尽管综合成本率在99%以上,但仍然维持了承保盈利状态。
承保投资双轮驱动是财险公司较为理想的经营模式,但险企间个体差异很大,在行业经营环境趋于严峻、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2018年,多数险企没能在承保领域取得盈利,全年业绩主要看投资情况。然而,去年的投资环境也给险企带来了很大压力,多家去年亏损较为严重的险企近期对外解释称,去年其在权益投资领域亏损较多,是公司盈利为负数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各公司的情况来看,2018年,共有59家财险公司承保亏损(综合成本率超过100%),仅有27家实现了承保盈利。从不同规模的公司来看,八大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大地保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太平财险和阳光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平均为98.23%,其中仅有1家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达102.36%,主要原因在于其综合赔付率明显高于其他几家。中小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高达109.01%,意味着其承保业务利润率为-9.01%。
产险“新宠”经营业绩并不好
车险是我国财险行业的传统主力险种,其经营情况也对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从2018年的情况看,车险的综合赔付率为56.70%,综合费用率为43.16%,综合成本率为99.86%,尽管保持着承保盈利,但承保利润率仅为0.14%,全行业承保利润不足11亿元。
对比来看,2017年,财险行业车险承保利润为73.89亿元,2018年的承保利润大幅下降了85.75%。
而从其他险种的经营情况来看,数据显示,2018年,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的综合赔付率为66.71%,综合费用率为34.15%,综合成本率为100.87%。与车险相比,费用率较低而赔付率较高。从具体险种来看,去年,财险公司意健险的综合赔付率为67.3%,综合费用率为36.48%,综合成本率为103.78%;财产险的综合赔付率为66.46%,综合费用率为33.15%,综合成本率为99.61%。
业内人士表示,从行业角度看,去年财险公司的车险、农险、财产险等险种实现了行业性盈利,但意外险、健康险、信用保险等险种却处于亏损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健康险、信用保险等险种正是近两年部分财险公司大力发展的非车险险种,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带来的经营风险并不小,尤其是信用保险的风险逐步暴露,给相关承保险企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部分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偿付能力都承受了较大压力。
“车险业务是财险行业的成熟业务,此前各险企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业务风控模式相对成熟,赔付率也相对稳定。而在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非车险业务的思路下,部分险企积极拓展非车险新业务市场,但对市场风险预期不足,风控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遭受较大的经营风险”,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他表示,非车险业务听起来很美好,但对于险企而言,实则是一把双刃剑,险企需要防范自身经营风险。
产险行业利润同比下降26%
相关行业数据显示,去年,产险公司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5.69亿元,同比增长11.52%;但预计利润总额约为473.18亿元,同比下降了26.02%,呈现保费增长较快而盈利下降较快的相反走势。
而从不同的公司来看,根据非上市财险公司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已经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71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有38家公司盈利,合计盈利57.5亿元;33家公司亏损,合计亏损59.33亿元。盈亏相抵后,71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合计盈利为-1.8亿元。同时,有19家财险公司亏损均超过1亿元,凸显了财险公司普遍面临的经营困境。整体来看,财险业的马太效应依然明显,行业利润集中在大型公司的特点较为鲜明。
对上述现象,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随着车险费改的深入推进,车险业务经营效益下降,对行业的贡献度下滑。此前,财险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车险业务,不过2018年被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反超。
二是部分险企通过拓展非车新业务,实现了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但部分业务出现较为严重的经营亏损,对险企盈利造成侵蚀。
三是在行业竞争态势整体加剧的背景下,不少财产险产品费率趋于便宜,这一点从保费、保额和赔付金额的增长幅度对比可以看出。例如,2018年,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72.65亿元,同比增长19.54%,农险保额为3.46万亿元,增长24.23%。同时,去年车险保额21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4.92%,而据了解,车险保费增速远低于保额增速。
此外,去年产险行业利润下降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手续费快速上涨侵蚀行业利润。手续费上涨一方面直接拉升险企的业务成本,推高综合成本率,另一方面还使其企业所得税税率大幅上涨。
根据《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其中,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计算限额。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加剧,财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持续上涨,其支出额度早已超出税前扣除的标准。去年,产险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大幅提升,超可抵扣范围,所得税费用补提导致实际盈利能力大幅弱化。
对于影响产险行业盈利情况的多种因素,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部分因素可能出现有利走势,如税收调整方案可能落地等,但整体经营形势依然严峻,产险业盈利情况能否改善还存在较大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