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融资难融资贵建议形成“虚拟担保品”

来源:证券日报 2019-03-08 10:54: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报两会报道组 左永刚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他今年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化解小微民营科创企业融资贵和难问题的提案》,建议以大数据信用信息作为基础,形成小微企业的“虚拟担保品”,同时建议制定对于民营小微和科创企业的优惠融资的长效评价机制。

具体来看,第一,政府引导,发动社会力量,打造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支持建立这样的小微企业大数据信息共享的基础设施。未来条件成熟时,可在全国推广。平台汇集所有和企业有关的公共部门信息,包括水电煤气社保用工情况,以及政府部门掌握的大量其他数据,再以市场化的方式获得各个商业机构所掌握的交易,支付,物流,房屋租赁等环节中产生的其他数据,最终形成一个公共图书馆一样的共享机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合理付费,获取所有相关信息,或者委托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分析机构提炼分析有关小微企业的风险信用信息。这种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提升信用数据收集整理的规模经济,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描摹,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形成较为精准的判断,有力支持金融机构对优秀的小微企业进行信用放款。

第二,以大数据信用信息作为基础,形成小微企业的“虚拟担保品”。小微企业贷款很贵很难,因为担保抵押品不足。金李表示,“我们通过各种其他途径也有所解决,比如说通过知识产权作价成为担保品。但目前总的说来仍然不够。如果有足够多担保品,金融机构放款就不用太担心坏账问题,其意愿会大大加强,放款效果会大大提升,特别是坏账率显著下降。这样可以形成可持续的对小微企业更多的支持。”

第三,制定对于民营小微和科创企业的优惠融资的长效评价机制,而且功能应该重于形式。支持民营小微科创类企业,说到底从功能上是要增强信心,鼓励创新,拉动就业,提振经济。所有大的民营和科创类企业最初都是始于小微企业。但反过来并不成立:不是所有的小微的民营科创企业最终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