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大湾区战略向一流城市进发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吴少龙 2019-04-01 08:13: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如果让我给惠州未来10年画一个像的话,惠州将会是国内一流城市。”惠州市委书记李贻伟在接受“人民日报全媒体湾区行”采访团采访时如此说。

惠州,位于珠三角核心区,毗邻深圳、香港,处在连接粤东北和闽赣的重要位置,惠州还是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最大的城市,总面积达1.16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大湾区的1/5,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城市却未能充分发挥其全部潜力。在中央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惠州的机遇和发展潜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凸显。

“小广东”惠州

慢一步是更大的机遇

惠州,南边是海,中间是平地,北部是山区,区内地貌差异非常大。其中北边的龙门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南边的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是全国百强区。有人说,从经济结构、地形地貌和区域发展格局上,惠州就像一个“小广东”,是整个广东的缩影。

李贻伟指出,惠州属于发展稍迟一点的地区,尤其是相对广州、深圳、东莞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率先获得了发展。深圳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制造业呈现出“溢出效应”,一些“三来一补”的制造加工业企业逐渐转移到了东莞,从而推动了东莞的发展。这期间,大部分企业并没有选择到惠州“安家落户”,加之其他一些因素,惠州的发展相对慢了一步。

但是李贻伟却认为,“恰恰是慢了这一步,给了惠州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从国内外经验看,后来者也有独特的“后发优势”。先行者积累的经验,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经历的教训,后来者可以避免。因此,后来者一旦发力,其速度往往超出预期,爆发力惊人。李贻伟说,惠州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因为之前的“慢”,所以到目前为止,惠州还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相对其他城市更多的未开发的空间。从土地开发率看,珠三角其他地区土地开发率基本达到百分之四五十,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开发的红线,如果再开发就太稠密了,而惠州的土地开发率只有10%。

2019年惠州政府工作报告数据可资证明:通过加大工业用地保障力度,惠州2018年新增了1.15万亩用地指标,其中71.3%用于工业项目,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1.07万亩;通过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落实“惠十条”,降低企业成本约202.3亿元。

“香港人非常清楚要到哪里去投资。对香港来说,惠州是成本洼地,很有投资价值。”据李贻伟透露,不久前来了26个香港企业家,都在寻找投资机会。这说明,大湾区之间的互动,民间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在惠州建设一个香港的‘特区’。香港和惠州有历史悠久的乡情,高铁开通后,香港和惠州之间的距离将缩短了,45分钟的高铁加上15分钟左右的接驳时间,就是一个小时,港惠之间可以形成一小时生活圈。没有高铁以前,香港人更多是去深圳,有了高铁之后,就一下子跨越了原来的模式,使得空间距离变成一个很小的问题了。”

一线城市≠一流城市

一流城市需具备四大特征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惠州调研时对惠州提出新使命、新任务:要求惠州以新担当新作为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

李贻伟认为,这三大使命、新任务具有内涵的统一性、目标的一致性、路径的关联性,最终的落脚点是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国内一流城市如何理解呢?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呢?李贻伟指出,一流城市不等同于一线城市,不是单纯地指人口多少、经济总量大小,而是能否把一座城市的竞争力放到最大,让各种资源要素使用效率最大化、生活品质最佳化和城市治理能力最优化。一流城市不一定是“全能冠军”,但一定拥有自身的鲜明标识,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核心竞争力。

在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后,惠州该如何行动?李贻伟认为,现在最主要的应该是学习、改造、提升。用先进的、成功的模式改造自己的现有的模式,让社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因此,惠州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看清差距,谦虚、蓄力、再奋斗。

石化产业要进世界TOP10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要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李贻伟认为,这些方面,惠州有良好的基础,是特色产业和新增长所在。惠州目标是加快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支柱产业,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2”指的是石化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

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目前,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炼油和乙烯年生产能力达2200万吨、220万吨,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第一,是全国首批绿色园区,但与世界级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相比还存在较大空间。

李贻伟清晰地认识到,“在石化新能源产业上,惠州跟其他国际化工基地相比,最大的差距是在下游,在精细化工新材料方面。”他进一步表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将面对两大核心难题,一个是设备,另外一个是原材料。这两个都是短板,很多基本上都是依赖于进口,我们高端的原材料70%-80%都是进口的。广东作为制造大省,珠三角作为广东的制造基地,在这方面同样是短板,所以惠州要在化工类原材料的发展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贻伟表示,惠州要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新材料基地,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作支撑。未来惠州规划将炼油能力提高到4500万吨,乙烯及下游新材料年生产能力提高到1000万吨,推进落实好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项目、投资70亿美元的中海油/壳牌三期项目建设,谋划建设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新材料产业园,引进一批最具竞争力的精细化工、新材料企业,把产业链做长,把效益放到最大。同时,加快推进天然气发电厂、LNG接收站、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以总投资1500多亿元太平岭核电项目、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为抓手,把东南片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未来这里将与石化、新材料共同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基地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李贻伟预计,未来随着美孚、壳牌两大项目落地,惠州在石化新能源的上游布局基本就完成80%了,届时惠州炼油能力将会进入世界前十。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惠州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平板显示、汽车电子、LED等产业链,拥有三星、TCL、德赛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最近陆续引进了一批投资上百亿的大项目。李贻伟希望在人工智能、5G、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打造优势,前瞻性布局一批高端项目,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转型。未来八到十年,先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创新发展,惠州将打造“第二岛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是主线。从地理位置来看,惠州与广州、深圳、东莞都接壤,紧邻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2019年惠州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面向港澳引进国际领先技术,推动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合作;面向深圳引进科技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在惠转化;面向广州引进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到惠创业就业。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解决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推动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组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0家,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48%以上。培育一批成长型科技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300家。在此前召开的惠州市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李贻伟就表示,如果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看作广东创新发展的“第一岛链”,那么惠州就处在“第二岛链”上,对刚刚孵化出来的成长型创新企业有较大的吸引力。关键要研究如何打通跟“第一岛链”的连接点,让更多的创新资源在惠州聚起来、活起来。“第二岛链”是什么概念呢?李贻伟形象地将创新企业孵化的过程比作“鸡蛋变小鸡”。他说,“鸡蛋孵化小鸡需要一个地方,小鸡占的地方可比鸡蛋大多了,我们支持创新企业在惠州孵化,这就是第二岛链。”

不过,要吸引“第一岛链”的创新资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对惠州在理念、政策和营商环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惠州一直在为此努力。

李贻伟认为,惠州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需要两个轮子一起转,建设高水平孵化育成体系,重大创新平台综合竞争力跃升,吸引国内外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在惠州开花结果。

李贻伟还表示,要打破条条框框、坛坛罐罐,革除积弊、追求卓越,全面汲取全国自贸区解放思想的力度、扩大开放的模式、创新体制机制的做法,同时构建起信息畅达、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系统,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有竞争力、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开放新高地。

加强城市间合作,

打造湾区命运共同体

李贻伟说,大湾区城市间的合作和竞争一定要‘三点成一线’:要对国家是有利的,对广东省或者粤港澳大湾区是有利的,还要对惠州是有利的。“李贻伟提到了“利益共同体”的概念。他表示,“要找到大家共同利益的结合点,成为利益共同体,相互间要共建共享。只要这样,才能够长久。”

那么该如何找到这个结合点呢?交通是一个关键点。

2019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构建融入大湾区的大交通体系。加快对外大连通,建设半小时通达广深港特大城市的快速通道,抓紧对接莲塘口岸等骨干工程,全面推进赣深高铁、广汕高铁建设,上半年开工建设惠州北站、惠城南站等高铁枢纽站场。加强与周边城市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建成从莞高速、惠清高速,加快河惠莞高速建设,开工建设惠龙高速、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

在大湾区“9+2”城市群中,李贻伟重点谈及了惠州与香港的合作。他透露,在寻找和香港合作结合点的过程中,惠州已经找了香港一些知名的咨询公司,委托他们做一些方案,与此同时,惠州也在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再将两者的方案进行对比,从而找出结合点。

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到来,有着千年精神底蕴的惠州,号称“岭东雄郡”的惠州,没有任何停步不前的理由。

李贻伟预计,未来10年,惠州仍然山清水秀,北部山区保护开发,就像荷兰、法国的农业一样,形成高端农业产区,保持较好的自然环境。大亚湾区发展化工产业,也按照全球绿色化工基地的标准建设。美孚项目落地后,实施的是全球最先进的零排放标准,“大亚湾空气优质指数是98.3%,水可以养海胆、小龙虾,水质非常好。”

“3000亩土地做100亿美元投资,多么集约啊!反之,如果美孚这个项目散落在全国各个地方,就相当于700多个1亿元人民币的项目,那污染得多大。”李贻伟感叹道,“现在它集中在这个地方,不需要地面运输,依靠管道来回流动,减少了运输、污染、危险,而且通过集约化发展和商业化运作,过去所谓的废物,可以产出一个新的产品,实现零排放。按这样的发展方式走下去,才是真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现在跟其他城市有点差距,但惠州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追赶。”李贻伟说。他同时也指出,目前惠州的实际发展状况仍是“量不太足、质又不太高”,但是刚过30岁生日的惠州,正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一切都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活力。在大湾区建设的机遇下,“惠州不能辜负它,要确定清晰的发展思路,默默地努力,扎扎实实地干,不折腾,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