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衡量科创板成功不看一朝一夕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浦泓毅 2019-04-16 13:14: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自3月22日首批拟赴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申报材料获受理以来,时间已过去了近一个月。截至4月15日,已有77家受理企业预披露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及其他发行文件。市场对科创板的第一印象正基于上述企业的群像在逐渐形成。

或许,在关心科创板的一些市场人士心中,“剧本”应该是这样的:规则出台后大量明星科创企业云集景从,各种高新炫的科技令人目不暇接,慕名而来的投资者踏破发行人门槛,上市后公司股价节节攀升,参与各方皆大欢喜……

如以这个剧本为标准,可能目前已受理企业的总体“科创含金量”是低于市场乐观预期的。形成这种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发行人与保荐机构还没有完全适应科创板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制度,招股说明书的编制没有跳出传统IPO材料的窠臼。如果说过去的招股说明书是提交给发审委的作业,那科创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更应该是面向大量潜在投资者的宣传册。如何在如实披露的前提下充分客观展现企业自身科技含量,发行人和保荐机构还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学习。

原因之二则可能更加“残酷”一些。那就是目前预披露的科创板受理企业可能确实不是处在“科创含金量”最高的金字塔尖。

那么,该如何看待目前预披露企业的“科创含金量”,以及即将到来的科创板首秀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到“创新助推器、改革试验田”的定位上来。成功的科创板应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探索出一条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运行机制,做到企业能通过注册制实现高效上市融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二是能够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培育出一批掌握世界领先技术的中国上市公司。

一个制度的逐步完善,需要在运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企业能否培育出领先技术,更需要资本、科研力量、时间等要素的全方位持续投入。科创板的两大目标是否实现,绝非在当下,也非几个月后、一年内就能验证,而是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判断。

参与各方目前围绕科创板展开的各项工作,不是一次性建成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而是开拓一片浇灌希望的热土。

在前期,以证监会、上交所为代表的规则设计者们披荆斩棘、深耕易耨,既为科创企业高效拥抱资本市场铺就田垄水渠,也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扎好了制度的篱笆。而这套基础设施究竟能否实现预期中扶良锄莠的效果,还需时间和实践检验。

同样,作为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科创板是赛场、是舞台,而非领奖台。未来发行人在上交所敲锣的那一刻,只是播下种子。企业上市之后能否在风霜雨露的洗礼中脱颖而出,既取决于大环境,更有赖于经营者自身的努力拼搏。

科创板这片热土何时生机勃勃,还需静待种子萌发、成长、开枝散叶、结出硕果。期待所有参与和关心科创板建设的市场各方,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保持历史耐心,为科创板的成功添砖加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