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中科创达 攀上视觉识别技术世界之巅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子霖 2018-11-30 09:03: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前不久举办的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首次在中国亮相的保加利亚视觉技术企业MM Solutions(简称“MMS”)吸引了来自国内多家汽车制造商和手机厂商代表的驻足交流。这家企业为何方神圣?目前,全球有超百款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汽车等产品搭载了来自这家公司的图像算法和解决方案。这家企业的另一个身份,是中科创达的子公司。

或许中科创达这个名字并不为广大消费者熟悉,但凭借10年的底层技术积累,中科创达这四个字已代表了视觉识别领域的世界顶尖水平。智能设备每一次的更新换代,当下手机最常用的美颜、全景模式、滤镜添加,以及互联网汽车上的人机交互、多媒体系统,都离不开这家刚满10岁的公司。

日前,北京证监局联合上海证券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上市公司系列报道”调研组来到了中科创达设于北京的总部。作为这家朝气满满的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赵鸿飞认为分享和团结是公司成长的关键词。在他看来,在知识经济主导的当今,企业中每一名员工都是平等关系,成功必然是基于团队的付出。

中国软件业在改革开放中振兴

凭借创始团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中科创达成为中国最早从事安卓系统软件开发的公司。当安卓系统2010年在中国爆发,竞争对手后知后觉时,中科创达早已在业内成为标杆,并且成为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厂商以及多家手机终端厂商的密切合作伙伴。

“就算我们当时没有成立中科创达,也一定会有其他人出来做我们现在从事的这个事情。”1998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后,赵鸿飞首先加入了NEC(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组建的合资公司。

赵鸿飞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科院先后引进了英特尔、NEC等外资企业入华建立合资企业。这些合资公司在产业研究方面的进展,吸引了刚刚毕业的赵鸿飞。通过几年的打拼与积累,赵鸿飞参与了不少操作系统的底层开发研究,并从中摄取了大量宝贵经验。到2008年时,我国的软件技术行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业内打拼了多年的赵鸿飞发现,市场已孕育出新的机遇。

“我们当时的判断现在都已应验,包括移动互联网市场一定大于传统互联网、智能手机市场定将超越个人电脑,以及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将甩开电脑系统。”提及2008年创业的决定,赵鸿飞直言智能手机的兴起使他看到了新的机遇,但他也明白,受限于极高的资源需求和技术门槛,开发操作系统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唯有作为技术厂商来驱动智能产业的发展。谷歌“开源”的安卓操作系统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空间。

2008年3月,中科创达在成立伊始就聚集了一批技术干将。秉承以技术创新驱动智能产业变化和发展的理念,凭借创始团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中科创达成为中国最早从事安卓系统软件开发的公司。当安卓系统2010年在中国爆发,竞争对手后知后觉时,中科创达早已在业内成为标杆,并且成为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厂商以及多家手机终端厂商的密切合作伙伴。

2018年,改革开放来到第四十个年头。中科创达也快速成长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移动智能终端软件技术商,公司近五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均超过了30%,净利润也由2011年的653万增长至2017年的7804万元。赵鸿飞认为,公司取得的成绩与我国主动对外打开技术合作的大门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得以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一批国外顶尖技术企业,他们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全面唤醒了中国的软件技术行业,进而形成了今天的产业生态。”

视觉识别技术成为全球领先

成功收购全球范围内唯一能够匹敌的竞争对手MMS是中科创达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资本运作之一。MMS的净利润率可以达到40%左右,这在IT服务行业首屈一指。并购至今,MMS的客户不仅没有流失,还增加了很多。

前不久,某品牌新款手机全新加入了AI识别卡路里的功能。通过后置摄像头,手机内置的识别功能能够组建模型,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食品的卡路里数据。这项在消费者看来颇具“黑科技”意味的新功能,其实早在一年前就被中科创达实现了。在2017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科创达就联合英国老牌芯片公司ARM,展示了AI识别卡路里测算解决方案。

“手机芯片和电脑芯片本质上的区别既给了我们机遇,也给了我们极大考验。”赵鸿飞介绍,电脑芯片的差异化程度较低,主要区别在芯片的主频高低,但手机芯片基于屏幕尺寸、娱乐性能以及成像效果等差异化场景需求,有着更快的迭代速度和更高的差异化要求。如何让芯片企业的产品和手机厂商的智能手机完美结合?这就是中科创达成立以来一直研究的课题。

AI识别和视觉集成是中科创达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随着消费者对手机摄像需求的不断提升,手机厂商对于手机摄像头的要求也愈发严苛,从双摄像头发展到三摄像头,再到四摄像头……各摄像头之间的共存、调教和优化,中科创达的算法均能实现覆盖。“我们参与了很多手机厂商在手机成像方面的开发,同时也在与包括索尼、华为、小米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深度合作。”

目前,中科创达已经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视觉识别企业,除了公司多年来通过不懈地底层技术研发创新带来的内生发展外,成功收购全球范围内唯一能够匹敌的竞争对手MMS,则是中科创达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资本运作之一。据悉,MMS是中科创达A股上市后首个目标收购对象,但收购这位“老对手”前后持续了四年时间,在2018年3月终于完成股权交割。

MMS交割后,中科创达依然不改并购初衷,整合提升公司在全球嵌入式视觉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竞争地位。赵鸿飞介绍说,“MMS的净利润率可以达到40%左右,这在IT服务行业是首屈一指的。在公司运营方面,我们采用的方式是轻度整合,保持MMS自己的独立运营管理。在业务层面,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发挥MMS的技术优势,我们进行了深度整合,以提升智能视觉的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从技术到产品,再到营销。并购至今,MMS没有出现客户流失的现象,客户还增加了很多,我们达成了双赢的局面。”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一直是业界难题,关于这个方面,赵鸿飞说到:“通过几个月的运行,中科创达给MMS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机会,例如日本的Sharp、Nikon,美国的Light等。MMS的员工也感受到了我们对他们的尊重以及在业务上的帮助,从而体会到并购带给他们的好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企业在核心人才上的储备,派国内优秀的员工去MMS总部接受培训,有机会和国际领先的技术工程师一起学习和工作,这对我们的技术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汽车操作系统将是下一个战场

中科创达的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已经来到2.1版。赵鸿飞表示,网联汽车是重度视觉的产品,通过与MMS在视觉识别领域的深度合作,中科创达未来将给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提供搭载更佳体验的智能驾驶舱生态平台。

赵鸿飞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预判缔造了中科创达,而现在,赵鸿飞及他们的创始团队又作出了新的判断。他们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又一项颠覆传统使用习惯的新生事物。“但是同智能手机的弊端一样,网联汽车亦有可能让我们的交通变得不安全,因此,网联汽车的操作系统将成为非常关键的存在。”赵鸿飞表示。

中科创达2014年就开始了智能汽车领域的底层技术铺垫,通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公司产品现已支持几乎所有主流的车载芯片平台,包括高通、瑞萨、NXP等。赵鸿飞认为,现今智能车辆的发展与手机发展属于相类似的过程,正处快速变革时期,而软件恰是中科创达的看家本领。

赵鸿飞认为,开发应用程序最重要的并非底层技术,而是对用户使用场景和市场需求的理解。以微博为例,这款应用就是抓住了消费者希望在互联网公开平台发声的场景需求,而并非以软件技术取胜,在网联汽车系统的新战场,读懂消费者的人才能够成为赢家。

2017年,中科创达通过对Rightware的全资收购使其智能汽车业务打开了全新市场。赵鸿飞介绍,Rightware作为一家以欧美市场为主的液晶仪表盘从业厂商,其在全球范围内有极高口碑。

“通过对Rightware的收购,中科创达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现已间接进入国外汽车厂商,公司下一步的战略是化间接为直接。”赵鸿飞告诉记者,汽车产业链上的众多巨头都已开展了和中科创达的合作,在封闭程度极高的汽车前装市场,中科创达已将入场券握在手中。

在中科创达操作系统、Rightware旗下的Kanzi和MMS智能视觉技术的叠加下,中科创达的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已经来到2.1版。赵鸿飞表示,网联汽车是重度视觉的产品,通过与MMS在视觉识别领域的深度合作,中科创达未来将给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提供搭载更佳体验的智能驾驶舱生态平台。

与此同时,中科创达也给Rightware的亚洲市场开拓带来极大帮助。据介绍,Rightware公司2017年亚洲客户的数量仅有十几家,截至目前的客户数已经超过60家。赵鸿飞表示,全球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向智能化升级的阶段,汽车操作系统必将成为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科创达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