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国际金融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新上市公司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成功在上海浦江之畔举办,200多位来自新上市公司的高管,以及专家、学者、投行人士围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展开深度交流。
《国际金融报》社总编辑、《证券时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在论坛上致辞。他表示,《国际金融报》将弘扬“报道变革中国,守望金融世界”的新闻价值观,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以负责任的报道,扩大资本市场正能量。
周一说,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中国资本市场是不是也跟着进入了新时代?这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是,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重要的新变化,这是毫无疑义的。2017年,中国A股发行了400多只新股,新股发行(IPO)堰塞湖水位迅速下降,加速疏通,企业排队的时间大幅缩短。此外,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严把市场准入质量关,平均过会率明显下降,让很多质地不高的企业望而生畏。
IPO市场另一个大的变化是开始更大力度向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倾斜。“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开辟了很多绿色通道,希望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在内地市场上市,更多优质中概股回归。这些措施有利于改善A股市场结构,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创新型战略的能力,希望也能给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他说。
再融资、并购重组审核把关,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过去一度盛行的跨界并购、高溢价并购、概念炒作等玩法受到了抑制。
周一说,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变化影响深远,改善了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上市公司和其他市场主体有必要更加重视做强主业,重视研发创新,重视提升基本面。
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国际金融报》转型发展的最新情况。《国际金融报》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国内主流财经媒体。创刊于1994年,已经走过24个年头,做出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报道。特别是2016年以来,《国际金融报》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构建了包括报纸、网站、微信、微博、APP等数字媒体平台为主的传播平台,创办了新的垂直细分领域的微信公众号,发扬专业精神,坚持做原创报道,一点一滴扩大了自身影响力,刷新了业内的认知。在纸媒衰退的漫长寒冬里,《国际金融报》的逆势生长,来之不易,希望未来能继续得到各方大力支持,巩固向好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