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个充满内省与开拓精神的城市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罗曼 2019-05-24 11:11: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时报记者 罗曼

香港以“自由经济体”著称,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也多次视香港为自由放任经济典范。正是由于这种高度自由的经济体质,过去几十年中,香港从一个区域性的金融市场华丽转身,发展成为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

就在内地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时,以金融和地产为主的香港投资人面对这股创新势力显得谨慎而保守。香港与21世纪最大经济变量的互联网科技几乎绝缘,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地已经在移动支付领域遥遥领先世界,而在移动端网游、直播、短视频等各个领域,香港看起来像是一个“局外人”。

香港错失互联网科技,原因在于本身市场规模太小,二是传统金融、地产行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比过重,香港在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辉煌,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发展科创的急迫性,三是房价和物价太高。

在走访香港企业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街边小吃店还是酒店大堂,亦或是在电梯里,都能听到关于金融业态的相关话题。高度的自由贸易体系让金融的血液似乎渗透在每一个香港人的细胞里,但甚少听到关于创业的话题。

好在香港是一个充满内省和开拓精神的城市,并认识到新科技与新经济已经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并深刻改变人类,发展科创被视为香港求变的利器。

在香港科技园科技创业培育计划及企业加速器总监莫伟轩看来,今年香港为发展科创预留的500亿港元足以彰显政府对科创的重视以及改变决心。港政府还公布了一项与河套地区开发相关的大动作,在新的财政年度,预留200亿港元用于河套地区“深港创新及科技园”第一期开发建设。

除了500亿预算,还实行“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帮助数码港和科技园的科创公司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同时,港交所也推出了港股IPO新政,落实“同股不同权”,并降低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同时还为引进人才配套相应的人才公寓。

而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为香港快速切入新科技领域打下了基础。香港6所大学中,有5所为世界100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内地学生占比25%-30%,国外学生占比35%左右,其余为香港本地学生。

从政府力量来看,虽然包括香港科创局、香港科技园以及港交所启动25年来最大力度的一次上市制度改革,表现出对新经济高科技公司的拥抱和决心改革的姿态,但单靠政府力量并不足以改变一个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基因”。

高企的房价、年轻人求稳的心态、相对保守的投资理念和崇尚“专业精英”文化,对“港青”来说,生存、买房是压在头顶上的两座大山,这也是为何香港互联网科技创业土壤相对内地较为贫瘠的另外一个因素。

但也不能以悲观论调定调香港在科创领域的发展,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到香港特殊的区位优势,以及人才储备优势。一个湾区的发展最重要的有三:人才、资本、供应链。从人才和资本两方面来讲,香港都已具备,香港能够在特有的条件下,配置全球的创新资源要素,其能力在大湾区里面应该是最强的。香港有一大批的科学家,也有很好的原始创新能力,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大发展机遇下,未来的香港一定会是金融+科创的双轮驱动经济发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