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为垃圾付费观念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金旼旼 2019-06-22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最近,上海市的垃圾分类成了热点新闻,垃圾分类方法、垃圾回收时间、市民教育等都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作为一个经济新闻报道者,笔者最关心的还是钱的问题,即要建立运作良好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关键是要建立人们为垃圾付费的观念。

去过东京旅游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日本街头是没有公共垃圾桶的。对外国游客来说,不能随手扔垃圾是件很麻烦的事。但日本人是怎么看的呢?有日本电视台还真上街就此采访,一个日本年轻女孩的回答颇值得思考:因为没有付费啊。

对中国人来说,这个回答简直匪夷所思,往垃圾桶里扔垃圾,为什么需要付费?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能把垃圾准确扔到垃圾桶里,已经算是值得褒奖的有公德心的善行了。

扔垃圾是否应该付费,我们可以这么来推理一下:为什么你买东西要付钱?因为生产、运输、出售商品都有成本,从业者还需要赚取利润养家,因此你必须付钱。那为什么你扔掉垃圾也需要付费?因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焚烧或填埋也有成本,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也需要赚钱养家。

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这需要付费;处理垃圾,是为了满足卫生需求,这也需要付费。生产一件商品和处理一件垃圾,对消费者来说,这两者的价值是类似的,都是支持消费行为本身的必要环节。换言之,处理垃圾不花钱,和购买商品不花钱是性质类似的行为。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关键,正是这种付费意识。如果在民众观念里,对垃圾处理的认知上限就是不要随手乱扔垃圾的公德心,那么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综合体系就很难建立和运转。而在日本,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负责、付费已经是观念普及了。笔者曾在往期专栏中专门记录过在东京搬家时处理垃圾的开销:处理洗衣机花了5184日元;处理桌椅、床垫、被子、晾衣架、晾衣杆等大件垃圾,花了6100日元购买大件垃圾回收票;此外还得专门购买绳子、胶带和透明垃圾袋。

对于这种开销,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在北京的小区,不要的旧家具、旧马桶、旧电器都是随意丢弃。一些还有利用价值的会被人捡走,而另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就会长久地被遗弃在小区里。笔者曾在北京的小区里见过一个废弃的马桶被扔在花坛边近一年。

当然,很多人会这样来反驳:垃圾回收不该花钱,因为那是政府的事情,我们已经交税,就应该由免费的公共服务来处理垃圾。但问题在于,公共服务并非免费,公共服务开支需要在不同的需求之间调配,某一项开支增加,必然意味着其他开支减少。

随着现代社会产生的垃圾量越来越多、垃圾填埋和焚烧的处理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不改变成本分摊模式,必然意味着政府在医疗、教育、养老等其他领域的公共开支要减少。你是否为了享受随便扔垃圾的自由,而愿意自动降低医疗和养老福利呢?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更加重要的是,这种把垃圾处理全部抛给公共服务来处理的做法,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扔垃圾是“免费”的,那么人们制造垃圾就会毫无阻力,企业会倾向于生产高环境成本的商品,例如廉价的电瓶车、过度包装食品等,消费者会因冲动消费购买更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或随意丢弃并更换依然性能良好的商品。

试想一下,如果在北京街头每一辆报废成为垃圾的共享单车,都需要企业支付回收费用的话,还会有那么多企业随意投放单车吗?如果每一个购买电瓶车的消费者,都需要为车辆和电池回收付费,还会有那么多消费者随意购买这些潜在环境污染风险很高的商品吗?

生产和消费具有巨大的环境“外部性”,如果不对这些外溢效应加以限制,任性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会给全社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垃圾包袱。事实上,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有一个重要目标,即推动3R环保精神: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Recycle(循环)。

垃圾分类回收不仅是为了方便处理垃圾,还旨在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据日本环境省的统计,2000年时日本每天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185克,到了2014年降至947克,减少了20%。

正如要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最好的方法是收费;要减少全社会垃圾的产生量,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垃圾回收处理的收费体系。而在建立一种全新的收费体系之前,培育一种人们认同的付费观念至关重要。 

人们是否愿意付费,很大程度上是由付费观念决定的。例如,人们舍得花七八千元钱购买高级智能手机,但却会觉得每个月几十元的流量和通话费用太贵;人们舍得花几百万买房子,但却不舍得交一个月几百元的物业管理费。

当人们最终认同“购买商品需要花钱、处理垃圾也需要花钱”这样的观念后,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体系才能真正健康地运转起来,全社会面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才可能最终得到缓解。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