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庭如何守护财富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金旼旼 2019-07-2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当资产泡沫的大潮退却,人们该如何打理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这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最该思考的问题。随着房地产热潮降温,中国史无前例的造富周期接近尾声,未来如何保住财富、增值财富将越来越需要主动管理。

在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狂飙突进的年代,似乎并没有主动管理财富的需求。房子只要买就会涨,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轻松就能提供7%、8%,甚至超过10%的保本高收益。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财富不需要管理,躺着就能“被动发财”。

从投资原理来看,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高收益产品一定伴随高风险。但这一基本原理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似乎在中国失效了。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往往是大家认为最没有风险的产品,比如房子和支持盖房子的信托产品。

这造成了这样一种奇怪现象:中国人财富增加最快的时代,是对财富风险最忽视的时代,也是个人投资知识最匮乏的时代。居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因为房价的缘故动辄身家千万,但他们却往往既没有千万身家的财富概念,也没有保住千万财富的投资知识。

美好的旧时光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当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乐声渐弱,暴富的脚步踟蹰,人们该如何保住经济发展给自己带来的那一点红利?错误的投资决策不仅可能造成财富损失,还可能造成老无所依、被迫延迟退休等社会问题。

美国传奇投资人、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戴维·思文森(David Swensen)在《非传统智慧》一书中指出,对个人投资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资产配置方案。按照一般投资规律,决定个人投资收益的要素有三:资产配置方案、入市时机和产品选择。而在这三要素中,思文森认为资产配置发挥的作用占到九成。

所谓资产配置,是指不同种类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应该如何分配,简单来说就是该买些什么资产,以及每种资产该买多少。思文森给出的标准方案是这样的:股票、房地产和债券按照5∶2∶3的比例来分配。

当然,这是极具美国特色的方案,毕竟美国股市在长周期内的优异表现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因此思文森的资产配置方案是以股票为导向的。但他分析框架的最大启示在于:制定一个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是个人财富管理的起点。

而对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他们距离这个起点太过遥远。很多中产阶级家庭面临的最大财富管理问题是:房地产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高得惊人。

在思文森看来,房地产的投资风险低于股票、高于债券,因此房地产的合理投资回报率应该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数据证实了这一点,美国从1978年到2003年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中,房地产市场的平均年回报率大约是12%,低于标普500指数的13.5%,但高于美国国债的8.7%。因此,思文森在他的标准投资方案中,将房地产资产的配置比重控制得比股票低、比债券高。

单一资产配置比例太高,一定会带来不可控的风险。在美国,单一资产价格暴跌的悲剧已经上演了多轮。1987年10月的股灾,美国股市在一天之内跌掉超过20%。2007年第一季度美国房价触顶后,一直连续下跌到2012年第三季度,全美平均房价跌掉了近18%。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既是最传统的生活智慧,也是最高级的投资理念。思文森认为,分散是投资界唯一免费的午餐。他目前管理的近300亿美元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分散在美国股市、新兴市场股市、房地产、私募股权、杠杆收购等九种不同投资产品中。

在过去三十年间,耶鲁捐赠基金在他的管理下不断执行分散化策略,甚至美国股票目前在其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也低于十分之一。这种被称为“耶鲁模式”的分散化资产管理策略大获成功:在1999年以来的近20年时间里,这一投资策略带来了11.8%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当然,个人投资和机构投资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思文森认为,分散化资产配置的理念却是共同的。并且,他还告诫说,制定分散化的资产配置方案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入市的时机问题。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往往是时机问题,无论是房子还是股票,要趁跌的时候买,趁高的时候卖。但思文森却发现,对普通人来说,入市时机问题给他们带来的往往是负面影响,即追涨杀跌,以及焦虑紧张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他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后得出结论,对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制定一个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入市时机问题。

过去十几年时间里,经济高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繁荣给中国中产阶级家庭带来了巨大财富,但同时也引发了严峻的财富结构性问题。家庭财富过度集中于某一种资产将可能带来巨大风险,尽可能分散化地配置资产,是确保长期稳定收益的关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