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法国籍总干事拉加德被欧洲央行挖走,成为接替德拉吉在未来至少五年里掌管欧洲货币政策的舵手,IMF寻找新的掌门人也被提上日程。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已经公开放话,IMF的最高职位应该由某个欧洲候选人担任,这是这个国际金融职位70多年的惯例。
再古老的惯例也有最终成型的一天,欧洲人牢牢掌控IMF成立以来历任的11位总干事,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44年的7月,正是在整整75年前,世界经济的一些基本框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旅游胜地布雷顿森林镇被打造出来。
提起布雷顿森林体系,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那个建立在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基础上的国际货币体系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崩溃。但事实上这一制度设计的生命力比想象中顽强的多。除了欧洲人还在声索脱胎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IMF的领导权外,该体系的另一个产物世界银行的行长一直由美国人担任。而最核心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变化不大,美元如今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这些年变化就是完成了“去黄金化”的硬束缚外,而这无疑让美国有了向全球收“铸币税”的更大灵活度,也让美联储后来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成为可能。
75年前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巨大的张力源于其建立之初的设计。1944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小亨利·摩根索出面牵头安排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组织国际会议。新的制度被摆上桌面,即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二战对于深深卷入其中的欧亚各国是一场浩劫,而对于本土远离战场的美国来说,却又成了一次发战争财的机会。二战时期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一路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稳稳占据世界头号黄金大国地位。
美元的国际地位也因其战略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美国人积极要求借道黄金上位,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意图,让前世界货币霸主英国百感交加。英国人不愿乖乖地退出世界舞台的中心,因此还想方设法在战后的货币安排中发声——虽然它的声音可能应者寥寥。英国的这种矛盾心态也反映在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代表身上。当时英国代表团团长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学泰斗约翰·凯恩斯。凯恩斯由于提出了治愈大萧条的药方而在美国享有盛名,可美国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这位“医生”面子。
当时凯恩斯一方面为了美国的贷款,他极力说服威斯敏斯特议会面对英国破产的现实,向美国让步,一方面又寄希望通过清算联盟为旧帝国的贸易制度争取更多空间,阻止美元独霸。凯恩斯在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提出了“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在他的这套全新的世界货币方案中,由国际清算同盟发行统一的世界货币,货币的分配份额按照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这样的分配方案有利于英国在耗尽黄金储备的条件下延续英镑的地位,同时削弱美元和美国黄金储备的影响力。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在布雷顿森林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对于已经拿了一手好牌的美国人来说,英国人这种无本万利的设计自然不可接受。针对凯恩斯的方案,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作为反制手段。提出计划的亨利·怀特是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助理,并兼任美国财政部的首席经济学家。
“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并发行一种国际货币,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由于背后有强大的美国支持,“怀特计划”最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力压凯恩斯的提议一头。美国推行的这一计划也成了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成果的蓝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与会的40多个国家最终达成协议,建立起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合和世界银行也随之诞生——值得一提的是曾在布雷顿森林镇上针锋相对的凯恩斯和怀特,也都被提名分别到这两家新成立的国际金融机构工作。
上世纪70年代,由于美元难以完成与黄金的刚性汇兑,精心打造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坍塌,但作为该体系遗产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至今仍在发挥作用。IMF甚至已经完成了华丽转身,从汇率管理机构变成了金融救火队员,在成员国遭遇国际收支危机或其他金融危机打击后,IMF总在提供各种版本的纾困贷款方案。世界银行倒是仍在履行发展贷款方的职责,但在这一领域也在面临更多的竞争。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75年前的布雷顿森林镇上重视共同发展是多边主义的共识,而现在这些作为遗产的机构却需要花一些力气同单边主义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