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高璎璎 严海)近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发布了《资产管理行业未来市场格局与业务模式研究》报告。
课题组执行组长、工银理财董事长顾建纲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来,我国资管业务迅猛发展,资产管理规模将近百亿。资产新规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了回归本源、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银行体系资管在资管行业中的规模居首位,银行理财应把握机遇,积极应对转型挑战。
银行理财转型面临不少挑战
顾建纲称,在从以往的利差模式转变为管理费模式的过程中,银行理财行业既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如,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属性的认识存在偏差。受长期刚性兑付思维惯性等因素影响,目前大多数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仍是产品保本与否和收益率高低,忽视风险,对理财产品的合同条款、风险分类、净值变动、投研能力、历史业绩基本不做分辨,投资者教育普及工作量巨大。
银行理财子公司仍面临一定挑战。理财子公司属于银保监会发放金融牌照的持牌金融机构,有关净资本、流动性及部分特殊产品类型等内容的管理规则尚待明确。对于已成立公募基金公司或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银行,如何定位理财子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的关系、区分各机构的业务,尚需讨论。
重塑理财产品体系。商业银行要使理财产品满足投资者的全方位需求,亟需构建涵盖主动、被动、权益、固收、商品、另类、大类资产配置、现金管理等在内的全覆盖型产品体系。
五大建议助资管业行稳致远
为了助力资管业行稳致远,顾建纲介绍,报告从法律法规、行业机制、从业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提出建议。
首先,应明确资管产品的法律关系总体上应遵循信托关系,并且加快统一、完善上位法法律体系。
其次,应消除资产管理产品增值税计税规则的差异,加快出台完善资管新规相关的配套细则,同时政策执行过程中要重视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执行尺度的一致性。
第三,市场机构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注意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厘清资管业务与其它业务之间的边界,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及数字化的发展路径,循序渐进、主动拥抱变革。
第四,统筹推进投资者教育,积极培育中长期投资者。同时要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打造专业化销售和投研团队。
最后,各方面都要努力优化过渡期安排,确保资管行业平稳转型。在努力消化存量风险的同时,加快推动行业向前发展。在过渡期内监管机构和市场机构都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对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产生新的风险点。
科技赋能金融资管 未来研究重点在细分行业
“从我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发展金融科技的主力军已经由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或科技公司,向持牌金融机构转变。”顾建纲说,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多,已经成为推动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行业相互融合的主要力量。
这一趋势也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更好地与金融科技相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在顾建纲看来,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一方面可以继续利用母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已经积累的优势赋能自身业务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自身发展特点和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对金融科技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金融科技赋能行业价值链条,不断优化产品销售、投资管理、风险管理、后台运营等业务环节。在继续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和效率、创新资管业务模式。
资管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初期,很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未来资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在谈到未来还有哪些研究计划时,顾建纲透露,对资管行业市场格局与业务模式的研究不应该停止。考虑在《资管行业未来市场格局与业务模式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对相关细分领域的重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