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新一轮改革春风吹来,粤电力在南粤的大地上破土而出。犹如沉睡一冬的种子,粤电力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冲破冻土的强大能量,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土地上释放出璀璨的“电”火花,成为深化改革大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粤电力就是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粤电力董事长王进在见到记者时说道。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已经展开,粤电力又一次站到了大湾区建设的最前沿,为新的美丽画卷增添光芒。
因改革而生
在新中国70年辉煌的历史中,1992年,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年份。
“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广东并发表南方谈话后,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浪潮。同年,中国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王进告诉记者,这一年8月,经广东省政府、广东省企业股份制试点联审小组、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粤电力正式组建成立。
王进介绍称,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省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地区电力供需矛盾很快就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当时广东省电力工业总公司将沙角A电厂一期3台20万千瓦机组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并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信托投资公司、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广东发展银行共同发起成立了粤电力。
成立满1年后不久,1993年11月,粤电力首次公开发行4400万A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4.31亿元,投资梅县电厂3号机组等项目。
“粤电力不仅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企业,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王进说,粤电力是广东省最早进行股份制改制的国有企业之一,也是中国首批电力上市公司之一,是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在登陆A股市场1年多后,粤电力又发行了B股。为了吸引国际资本,1991年底,我国正式推出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试点。1995年5月,粤电力1.05亿股B股成功发行,募集资金4.5亿港元,用于投资湛江电厂等项目。同时,粤电力还创新地实施1.08亿股法人股转为B股,成为一家中外合资的上市公司。
进入新世纪后,改革步伐始终稳步向前。王进至今还记得2001年8月8日的那一天,在全国电力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之前,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厂网分家”,将广东省电力集团分成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感召下,广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公司的成立,承接原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下属发电资产,现更名为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粤电力的控股股东。在做大做强做优的战略指引下,粤电力也在改革中摁下了“电门”,启动了新的跨越式发展阶段的引擎。
伴改革而进
改革只有进行时。
如同发电一样,改革是不能间断的过程。粤电力也是一样,带着改革的基因,跟随改革的步伐,不仅没有停歇,而且蹄疾步稳。
王进向记者表示,粤电力在改革中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见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进程,也是在参与和服务广东改革开放的重要历程。
有两段改革的经历,令人难以忘怀,一是股权分置改革,二是重大资产重组。
2005年8月,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同年9月,广东省召开股权分置改革动员大会,作为国资管理的上市公司代表,粤电力立下“军令状”——在2006年1月之前圆满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工作。
而当时摆在粤电力面前的,有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高、募集法人股众多、同时拥有B股等诸多难题,如何在兼顾长短期利益的同时,既能保护各方流通股东利益,又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王进谈到,当时公司高层奔赴全国各地,与20多家机构进行面对面交流,介绍股改情况并征求意见,同时公司专门设立电话,主动与持股1万股以上的个人进行沟通,其间共与385户股东进行了电话联系,并在网站上设立专区,开展网上调查并收集反馈意见等。
两个多月后,2005年11月17日,粤电力发布股权分置改革最终方案;12月9日,方案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其中,参会的全体A股股东赞成率为99.16%,参会的A股流通股东赞成率为91.66%。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公司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给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内在动力。”王进表示。
2010年6月,粤电力启动重大资产重组,以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
“这次重组有两大特点:一是规模大、协调难,二是要求高、任务重。”王进告诉记者,彼时,粤电集团(已更名为“广东能源集团”)向粤电力注入7家目标公司股权,交易价格74.63亿元,纳入审计评估的总资产463.7亿元,是当时广东省属国资系统涉及上市公司重组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诸多方面的参与和协调,办理事项范围广、审批难度大。
同时,由于未上市的资产普遍存在权属证明及其他手续不完善的情况,因此要达到上市的要求,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此外,由于前次重组被否,监管层对重组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合规性、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和措施等问题更加关注。
困难面前,不能退缩。粤电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深入参与协调交易主体相关方面和审计、评估、财务顾问、法律顾问等中介机构,以及重组涉及国家或地方的国资、证监、国土、发改、环保、商务、工商等众多政府部门的各类审批手续,最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善了相关手续,满足了重组审核的要求。
历时两年多后,粤电力在装机规模、资产规模、经营业绩及市场竞争力等多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乘改革而兴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又为改革提供稳定的保证。
“粤电力总股本从最初的3.56亿股,扩展到2018年的52.5亿股,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的电力上市公司。”王进颇有感触地说,没有改革,就没有粤电力的今天。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粤电力已投产可控装机容量从上市之初的60万千瓦增长至2095万千瓦,增幅达35倍;总资产从上市之初的13.8亿元增至733亿元,增幅达53倍;累计发电量8087亿千瓦时,为加强电力供应、缓解用电紧张发挥了积极作用。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往深层次推进。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新一轮电改启动。在“计划电”迈向“市场电”的新征途中,广东又一次站到最前沿。
“电改在广东率先起步,对粤电力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王进说,粤电力是因改革而生,是改革的产物,所以对市场有着敏感性的天生基因。
王进说:“要学会游泳,就要主动跳进大海。”改革之初,粤电力就壮士断腕地进行了思想观念转变和体制机制的改革。2015年7月,粤电力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东粤电电力销售有限公司,编号为“SD01”,是广东省首批获得市场准入的售电公司中的第一家。
成立至今,经过磨砺,该公司已成为广东电力市场的知名品牌,形成了市场领头羊地位,近年来,在年度长协签约电量、月度集中竞价中标电量和中标率方面稳居市场前列。
主动参与改革,让粤电力增添了新的活力。不久前,粤电力A公布了2019年半年报,实现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29.57%,一举扭转了前两年业绩持续下滑的趋势。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的目标,又给粤电力一个更大的展示舞台。
“十三五”期间,粤电力确立了“以发电业务为主要发展领域,以产业化运作为主要发展思路,以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发电上市公司为主要发展方向,服务于国家战略、集团战略、城市发展的大型集团化发电上市公司”的战略定位,优化发展煤电,稳步发展气电,大力发展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不断优化电源结构,走安全、高效、清洁、低碳之路。
数据显示,在风电、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上,粤电力从“十二五”末的260万千瓦发展至去年的428万千瓦,占比从13.2%提升至20%,2018年度对公司归母净利润的贡献占比达83.53%。
“未来,粤电力将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机制。”王进展望,一是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功能,通过直接融资募集项目发展资金,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控制财务风险。
二是配合广东能源集团推动对暂不符合上市条件、由粤电力托管的发电资产进行整改,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改革重组与结构调整安排,积极创造条件注入上市公司,推动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进一步理顺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优化制度流程,建立分级负责、分级决策、分级管理的高效管控体系。
四是继续推进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完善考核与薪酬激励管理办法,构建长短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利益分配与长期价值创造相统一的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和价值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