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已在研发岗位上默默耕耘20余年的康为民迎来了心潮澎湃的时刻:“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顺利出征,这道腾空而起的火光,既翻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也画出了康为民的事业新蓝图。
在这场盛事中,康为民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光电目标成像系统成功应用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通俗地讲,我们是给这个大国重器装上了一双‘眼睛’。让它即便在超高速飞行状态下,也能看得清目的地周围环境,捕捉有效信息实现知己知彼。”
聊起工作,这名曾荣获众多国家级科技奖项的“科研达人”自豪而又谦逊。康为民不仅让大国重器拥有了“眼睛”,还能给它们“放3D电影”(对相关成像制导设备进行检测验证),这些也成为护航我国国防军工建设的关键技术。
今年7月,康为民有了一个新身份——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掌门人。然而,他始终不习惯以“企业家”自居,更偏爱“科研人”的身份。这位曾在高校任教15年的科学家,谦虚地称自己在资本市场中仍是一名小学生,还有很多功课要补。
日前,康为民做客由上证报与约珥传媒联合主办的《直面掌门人》节目,围绕企业发展理念、路径、成效和瓶颈等多个维度,将一家企业追随国家建设空天强国、肩负民族振兴使命的往事,娓娓道来。
谈科研:“连做梦都在思考”
康为民走上科研这条路,还得从父辈说起。康为民的父亲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专业奠基人之一,一直从事光学理论及设计方法的研究工作,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高级像差理论”技术,促进了光学设计领域的发展。受到父亲埋头苦干的钻研精神影响,康为民从小便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并养成了严谨、勤勉、谦虚、诚恳的处世态度。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还属于稀有物,当时的科研工作者只能把手摇式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这种计算机现在是老古董了,但放在以前可是奢侈品,它的键盘上有100个按键,使用时正摇几圈、反摇几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但更复杂的运算就有点悬了。”回忆起父亲往昔埋头工作的场景,康为民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