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的关键词是什么?消费。
如果金融机构的资金未能用于消费者的消费流通环节,消费金融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金融也难以服务实体经济,这也是国家为何三令五申消费金融要有真实消费场景及指定贷款用途的原因。
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第19条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这明确限定了消费金融的贷款用途,即无具体贷款用途的消费金融并不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鼓励范围之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万亿元,同比增长7.6%。而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7.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90%。虽然社会消费水平在稳步增长,但比起个人信贷的增长速度仍然是不匹配的,这说明大量的个人信贷并没有真正与消费场景结合。
个人借贷不等于消费金融,有一些观点错误地把个人借贷等同于消费金融,其实不然。个人借贷的含义很广,只要产生了个人债务,就是个人借贷。但消费金融是有精准定义的:消费金融是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所提供的借贷产品和服务,以帮助消费者购买消费产品,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福利。简单来说,就是提供给用户的贷款资金必须马上用于消费,真正实现推动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
可是,近年来随着各类金融创新产品的涌现,消费金融的边界已被泛化,比如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目前市场上很多机构看似在做消费金融,实则以消费金融的幌子做小额现金贷款业务。除了阿里、京东、美团等几家大型电商企业,很少有企业具有规模化的消费平台。在缺乏消费场景的情况下,信贷消费很容易在利差收益的诱惑之下,演变成各种高利贷的通道。脱离消费场景的贷款必然导致风险的升高。
普惠金融的初心是用更低的利率去覆盖更广泛的合格借款人,而一部分信贷公司直接针对的就是偿还能力不强、对资金需求极高的不合格借款人。他将利率提高到100%以上,赌至少有50%的人会还钱。这种用户定位背后的动机是缺乏自律的。金融行业最重要的能力是KYC,即了解你的用户,而当机构不再想了解自己的用户,只关心能用多高的利率把资金放出去时,那就是以“普惠”之名行“收割”之实。
消费金融良性发展的关键是行业自律。为了良性发展,消费金融行业的当务之急是严格自律,建立审慎的文化,保持对风险的敬畏之心。然而,市场都是逐利的。如何将没有利益驱动的“自律”内化为行业守则?笔者认为,应该将“自律”的要求转化为“自我保护”的需求。
对于用户来说,充分了解借贷风险是帮助他自我约束的重要因素。信用卡业务刚起步的时候,银行经常起诉恶意透支的人,经过几次大事件的教育后,市场上恶意透支的人群已经在慢慢减少。很多“老赖”其实不是存心诈骗,而是他在借钱时没有意识到利率这么高。如前所述,30%左右的利率在经过复利计算、附加费用之后能达到100%甚至更高。由于借贷者不知道真实的利息,使得他丢失了“自律性”。因此,借贷机构应该充分、完整地披露借贷成本,让借款人充分了解不自律的代价,从而激发他“自我保护”的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企业明确知道贷款利率不能超过某条红线,否则就会面临一系列处罚和损失时,企业就会自然地遵守自律原则。根据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轨迹,中国的消费金融还将进一步发展,但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放任企业以消费金融之名行现金贷之实,否则会让整个市场为之埋单。值得欣慰的是,监管正在加快顶层设计,以期进一步建立自律、克制的文化,为行业的理性发展护航。(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