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本市场举足轻重的长线资金之一,企业年金的运营情况备受关注。企业年金“中考”成绩单近日放榜,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增至约1.62万亿元,上半年投资收益606.28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4.10%。
随着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养老目标基金等多路养老金规模的进一步充实,将有更多长线资金流入股市。面对养老金增值保值的现实诉求,如何在备好足够厚的“安全垫”的同时,管理好、用好用足这些长期资金,考验着长钱“管家们”的能力。
沾光股市 权益类组合跑赢固收
从投资管理情况来看,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主力军,企业年金整体收益稳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为16175.74亿元,与2019年一季度末、2018年末相比,分别增加了579.39亿元、825.97亿元。
截至二季度末,企业年金实际运作资产金额为15983.14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606.28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4.10%。其中,今年一季度的投资收益为451.37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3.09%;二季度的投资收益为154.90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0.97%。
这主要与资本市场一、二季度的不同表现相关。从收益率情况来看,今年二季度,企业年金固定收益类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19%,而含权益类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91%;但在一季度时,企业年金权益类组合的收益表现(3.49%),要远远好于固定收益类组合(1.48%)。
虽然二季度固定收益类组合表现更好,但得益于一季度权益类组合的良好表现,今年上半年,企业年金含权益类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4.44%),仍超过了固定收益类组合(2.70%)。
正因为一季度A股市场表现较好,为企业年金上半年投资收益奠定了良好基础。
机构“竞技” 保险基金表现更抢眼
从企业年金的受托、投管等规模的维度来看,哪些机构更胜一筹?
法人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国寿养老、平安养老、工商银行,今年第二季度受托管理资产金额分别约为3280亿元、2466亿元、1247亿元;第二季度投资管理规模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泰康资产、平安养老、国寿养老,组合资产金额分别约为2533亿元、2181亿元、1766亿元。
除了规模之外,投资收益表现也是衡量企业年金“管家们”能力的重要标尺。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是,企业年金由单一计划、集合计划和其他计划组成,其中单一计划是主要组成部分。
从单一计划的投资收益表现来看:固定收益类组合中,上半年加权平均收益率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易方达基金(3.30%)、招商基金(3.11%)、银华基金(2.93%);含权益类组合中,上半年加权平均收益率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工银瑞信基金(5.67%)、银华基金(5.48%)、泰康资产(5.33%)。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保险类机构在企业年金市场中的管理规模和话语权更大;而从投资收益表现来看,基金公司相对更抢眼一些。
未来决胜 谁能管好用好长钱
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在管理企业年金上的“肉搏”,还只是一个开始。种种迹象表明,多路长线资金将加速入市,未来谁能管好、用好巨量资金,谁就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在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方面,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正进入全速推进阶段,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监督管理工作也在进一步推进,下一步将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这意味着,将有更多长线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在第二支柱方面,除了企业年金之外,已有十地职业年金进入了投资运作,预计绝大部分省份的职业年金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都将相继投入运作。据业内人士估算,预计到明年底时,职业年金的“缴费+收益”规模合计有望超过万亿元,届时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可观的长期资金。
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主力军之一,今年以来,养老目标基金接连发行。随着养老目标基金的持有者数量越来越多,加上该类基金封闭运作的特点,这类长线资金也将成为A股源源不断的活水。
与此同时,为当巨量长线资金的“管家”,多路资管机构争破了头。当然,拿到“管家”资格只是第一步。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各类要素市场的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在增加。如何管理好这些长线资金,管理者们面对的挑战也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