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能“困难户”到“黑科技”专业户
洛阳玻璃晋身央地重组样本
截至今年10月底,洛阳玻璃A股上市将满24载。在这20多年里,洛阳玻璃经历了从地方国企到中央企业的身份转换,实现了从传统玻璃向高端玻璃的业务转型,从一个产能落后的“困难户”变身中国玻璃的“黑科技”专业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玻璃产业的“卡脖子”问题,更带领中国玻璃行业创造了世界最薄浮法玻璃的纪录。
站在洛阳玻璃身后的,是拥有强大科研实力的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凯盛科技集团,其旗下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首片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基板已正式下线,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技术的国家。上证报记者了解到,该项重磅新品有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计划。
央地重组改革焕新颜
虽是国企出身,洛阳玻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末开始,由于中国玻璃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市场无序竞争加剧,各种深层次矛盾开始集中显现,洛阳玻璃的经营开始陷入困境,在连续两年亏损后被“*ST”,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
2007年,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力排众议,从振兴民族玻璃工业品牌出发,对洛玻集团(洛阳玻璃直接大股东)实施战略性重组,通过优质资源倾斜、实施技改升级,推动洛玻集团完善体制机制。此后,洛玻集团持续深化改革,主动转型发展,逐步实现扭亏脱困。
2015年和2018年,洛阳玻璃先后实施了两轮重大资产重组,剥离了原有落后产能,并将中建材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发和培育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新能源光伏玻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大幅提升了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产业规模和技术能力。
特别是获大股东注入的蚌埠中显,继量产0.15毫米超薄触控玻璃后,又在2018年4月成功量产了世界最薄0.12毫米浮法柔性触控玻璃;而另一注入企业合肥新能源则成功量产了世界最薄0.15毫米高透光伏玻璃。
从经营业绩来说,洛阳玻璃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6.62亿元升至2018年的14.03亿元,增长11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15年的亏损1.85亿元至2018年盈利1564.53万元,经营状况根本扭转,成为地方国企与中央企业重组整合的成功案例。
发力高端玻璃意在世界领先
重组并入中国建材的洛阳玻璃,依托大股东的研发优势,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端玻璃业务整合。
玻璃基板作为液晶面板的上游产品,其制造工艺复杂,是典型的技术、资本双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此前只被少数国家所掌握。据统计,全球玻璃基板的主要供应商为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企业,这些美日厂商占据了市场94%的份额。
据了解,玻璃基板市场需求趋势是向更大尺寸的高世代线发展。目前,6代线以下的玻璃基板市场占有率已经不到10%。高世代线玻璃基板的制造工艺主要有溢流法和浮法两种,而溢流法的专利由美国掌握,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为了不再受国外的技术掣肘,中建材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选择在浮法玻璃的技术路线上进行自主研究,经过30多年的探索,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浮法超薄玻璃带上了世界舞台。
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核心材料,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基础材料。一张A4打印纸的厚度是0.095毫米,洛阳玻璃旗下蚌埠中显量产的0.12毫米超薄玻璃只比一张纸略厚一点,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
0.12毫米并非终点,0.1毫米的超薄柔性化信息显示玻璃是下一个目标,研发已经在路上。
大股东重磅新品再谋证券化
洛阳玻璃不断获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得益于中国建材集团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的整体部署和推动。
最新的一个消息是,洛阳玻璃的控股股东凯盛科技集团已建成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代TFT液晶玻璃基板项目,这一重磅新品已在今年9月18日正式下线。
该8.5代TFT液晶玻璃基板由凯盛科技集团旗下的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据悉,该产品是65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电视显示面板的核心部件,此前我国完全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我国实现了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零的突破。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按照中国建材集团进一步提升资产证券化率的战略规划,该项重磅新品的生产公司也有进军A股市场的打算。不过,是选择注入已有上市平台还是单独IPO,尚在统筹规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