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上交所帮扶,不然,我的孙子就失学了。”10月11日下午,老汉吴艳成紧紧拉着登门走访的上交所挂职扶贫干部王松青的双手激动地说。
吴艳成是安徽宿松县陈汉乡河口村农民,儿子和媳妇都是聋哑一级残疾。两年前,他因翻车事故成了贫困户,快上高中的孙子面临失学。此时,上交所送来了及时雨,不仅解决了其孙子高中三年的学费、往返学校的路费,还通过安置就业、光伏发电等增加其家庭收入。
“孙子上高中后,成绩非常好,前几天获得了2000元奖励。”吴艳成给王松青报喜。
这仅是上交所在宿松县扶贫的一个缩影。从贫困户子女上学,到贫困户创业,再到培育特色产业、扶持企业上市,上交所在宿松的扶贫事业全面、细致而深入。
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上交所在宿松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860.84万元,成功实施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公益扶贫等共17项扶贫工程,为该县今年脱贫摘帽作出了较大贡献。
帮贫困户自我“造血”
宿松县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3年,上交所承担该县定点扶贫攻坚任务后,设计了一套既发挥资本市场优势,又适合宿松县情特点的扶贫工作方案,并选派业务能力出众的干部到宿松挂职,扎根一线开展扶贫。
陈汉乡河口村是上交所的对口帮扶村,一共要结对帮扶25户贫困户。为把工作落到实处,上交所根据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精准帮扶。
程鹏母亲因病瘫痪在床,全家靠父亲打临工的微薄收入维持基本生活。已学习一年理发手艺的他,做梦都想拥有一间自己的理发店,但几千元的门面费和设备成本让他望而却步。
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党总支了解情况后,通过发动支部成员捐款,申请所内党费支持等,筹集了数千元帮扶资金,帮助他找场地、布置店面、购买工具。
2018年春节前夕,“程鹏美发店”顺利开业。程鹏给上交所扶贫干部发去了视频,视频中,他熟练地一人完成洗头、剪发、吹干等一条龙环节。
“扶贫先扶志,造血胜于输血。”在宿松挂职副县长已3年的王松青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上交所先后组织生产技术培训8次,共培训人员200余人次,带领急需生产技术的贫困户学习稻虾共作、毛竹加工、娃娃鱼养殖技术。
针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上交所因地制宜,采取了光伏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
60多岁的吴大妈十分勤劳,但因老伴生病长年卧床,辛苦劳作所得在支付医药费后所剩无几。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吴大妈捉襟见肘,家里越发贫穷。
上交所决定每月为吴大妈提供200元至300元的生活补贴外,还资助其安装了小型的光伏发电站。不仅可以实现家庭自用,多余的发电量全部并网卖给供电部门,一年可实现2000多元的收入。
像这样光伏扶贫的,上交所在河口村一共资助了10户。
由于山区落后,就业非常困难。大学毕业的小吴渴望能有一份工作,但投出去的简历常常石沉大海。作为全家唯一大学生,其工作对家庭脱贫至关重要。上交所扶贫人员根据她的专长,帮助她在上海联系一家单位,实习一段时间后,顺利就业。
通过精准扶贫,在河口村,上交所结对帮扶的25户中已有24户实现了脱贫,剩下的1户年内有望脱贫。
帮贫困村发展产业
一人脱贫不叫脱贫,集体富裕才叫富裕。帮扶25户贫困户的同时,上交所还想方设法帮扶河口全村脱贫。
河口村位于大别山区,竹林密布,面积达2880亩。俗话说,靠山吃山,但拥有竹林的150多户贫困户,多年没能脱贫。
“主要原因是道路不畅,竹子难以运出。”河口村书记吴国友说,由于缺少管护,许多竹子腐烂在山上,十分可惜。
2017年,上交所实地调研后,决定投资200万元,帮扶河口村实施毛竹林综合开发项目。新修了从上湾到黑坞、新屋到杉屋、大冲到吴坪山、杉坞到长坞的宽4米的林区公路近6.8公里,已硬化近2.3公里;修建了桥3座、涵洞16处和作业踏步2.8公里。
为做好竹林改造,上交所还协助河口村新建毛竹堆放场2处,完成笋用林、笋竹两用林、材用林的改造和复垦1000多亩。
道路一通,竹林源源不断地运下山。吴国友告诉记者,仅交通运输费,一吨毛竹比以前节约了80多元。由于及时砍伐和管护,发笋成竹能力提高,笋用林年产值达1200元/亩、笋竹两用林年产值达800元/亩、材用林年产值达600元/亩。林区长期安置劳动力70多人就近务工增收,目前已带来贫困户36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
走在河口村新修的水泥山路上,处处可见成片的毛竹,风一吹,竹海绿浪涛涛。
“我们正在考虑继续扶持河口村,以竹林环境为依托,竹文化为内容,发展竹林旅游业。”上交所挂职干部透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根据宿松“南湖北山”的自然禀赋,上交所设计了一系列管长远、接地气、操作性强的帮扶方案。
为帮助湖区的贫困户脱贫,2018年8月,上交所投资200万元,和黄雀畈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起,在千岭乡竹墩村黄雀畈开展了1200亩“稻虾共作”扶贫项目。
10月11日,记者看到,产业扶贫基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向下低垂、颗粒饱满,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正在基地做农活的竹墩村贫困户石宣义笑眯眯地对记者说:“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来这里打工后,生活一下子好多了,除包吃外,一个月还有近5000元的纯收入。”
据了解,扶贫基地除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外,还为当地贫困户提供长达15年的资产收益分配资金,2018年度共计420户贫困户受益上交所扶贫资金,实际发放受益资金412394.96元。
帮贫困县接轨资本市场
由于贫困,宿松的经济非常落后,不要说没有上市公司,连像样的规模企业都很少。
“要素稀缺、造血功能不强,是宿松县的一块突出短板。”上交所负责人认为,引入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活水”,可以增强宿松县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两年多来,上交所发挥广泛联系上市公司的优势,帮助引入中安智创等一批企业落户宿松,招商引资额近20亿元。同时,改善宿松产业结构,组织12家电子信息上市公司集聚宿松,帮助宿松做大电子信息产业。
上交所还开展专业服务,指导当地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利用反向吸并等相关工具,推动红爱服饰等3家企业开展股改工作,推动酷米智能科技等3家企业开展上市挂牌工作,其中酷米智能科技已完成辅导备案,淘礼网已向港交所递交材料。
上交所挂职干部率队或参与走访了北京、江苏、湖北、福建、天津、深圳等省市百余家企业,参与引进总投资超200亿元“新能源汽车小镇”、总投资7.6亿元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多次代表县政府与县外企业投资签约合作协议,打破了挂职干部一般不代表当地政府与企业进行项目签约的先例。
为满足脱贫攻坚资金需求,上交所联合华安证券与县政府共同设立1000万元规模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当地银行对贫困农户、小微企业、新型经济组织精准发放小额扶贫贷款。通过基金撬动,截至2018年底,宿松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4606.7万元,扶持项目11472个,助力贫困户增收1.13亿元。
上交所还联合郑商所、华安证券、华安期货共同出资150万元,在宿松县实施棉花“期货+保险”项目,为6378户棉农提供免费棉花价格保险,在棉花价格下跌时赔付棉农共计265万元,保障棉农种植收益。
“我们是想尽办法拓展渠道,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促进宿松经济发展。”王松青说。
上交所牵头负责帮助宿松县发行8亿元规模棚户区改造企业债券;与省内外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联系沟通,筹划建立宿松政府产业基金。目前,宿松县已与华清资本签署新能源汽车小镇产业基金协议,与海汇资本的合作也在深入洽谈中。
此外,上交所还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宿松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先后实施了S249、振兴大道南延伸工程、经开区凤湖环境综合整治及周边路网基础设施等7个PPP项目,合计投资31.88亿元,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运维水平。
帮“贫困”企业家成长
在宿松,上交所的扶贫,不仅贫困户有口皆碑,企业家们也是赞不绝口。
“上交所挂职干部不仅给我们买书、送书,还经常抽查我们看书情况,如果回答不出书中问题,会被他严厉批评。”安徽省黄雀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泽君对记者说。
和很多贫困县一样,宿松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本土企业家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而且许多人业余生活不是打牌,就是喝酒聚餐。
于是,上交所挂职干部决心在宿松成立一个帮扶企业家的非盈利性学术组织,利用上交所的资源为企业家传递正能量,以改善当地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经营意识和管理水平。
2017年1月13日,在上交所和宿松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宿松企业家成长俱乐部正式成立,这是证监会11个对口帮扶地方县中首家以协会形式来帮助企业的组织。
两年多来,俱乐部定期开展读书会、举办培训等活动,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来授课。每次活动都座无虚席,目前累计培训人数千人次。
俱乐部还带领并资助当地企业和个人到浙江、湖北、湖南等地学习毛竹加工利用、稻虾共作、蓝莓种植、大鲵鱼类养殖、高铁服务等技术。
“每次学习,都是干货满满,扶志又扶智。”红爱实业董秘孟晓东评价道。
“虽然大家比以前更忙,但内心非常充实。”宋泽君认为,上交所让宿松县的企业家们在精神上实现了脱贫,这样的扶贫比送钱送物更有价值。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王松青说,他将一如既往,和同事们一道,让上交所扶贫之花在宿松大地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