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产品种类复杂、专业性较强的期货行业,培育大量专业化、复合型的期货人才可谓是“百年大计”。
为进一步做好行业后备人才培育和输送,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今年继续开展了高校期货人才培育工作,包括增加高校合作项目、项目纳入学分教育体系、行业专家走进高校、启动期货教材编纂工作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小行业、大市场”的期货行业来说,期货人才培养有助于优化期货市场人才需求层次和高校人才供给能力,有助于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让“期货知识”走进高校
近两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对于人才需求也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市场亟需期现结合、量化风控、研发营销等复合型人才,也亟需投资顾问、基金经理、境外期货等金融衍生品高端人才。
然而,国内期货人才的培养却未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表示,期货行业乃至衍生品行业,人才匮乏非常明显。
在此背景下,将期货后备人才的培养与高校教育结合成为培育期货行业高质量人才非常重要的途径。大商所自2017年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以来,从未放慢过脚步。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大商所2019年已与70所高校合作开展74个项目,其中今年新增项目为25个,新增项目中包括22所“211”高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与大商所达成合作的“双一流”高校达17所,至此,“双一流”合作高校总数达32所,已覆盖全国42所“双一流”高校的近八成。今年新增高校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
从开班情况看,截至目前,大商所与52所高校合作的54个项目已顺利开班,另有20所高校项目持续推进中。其中,9月以来共计有29个项目开班。
大商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为了进一步保证项目质量和持续稳定性,今年开展的全部项目均纳入高校学分教育体系,并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要求。以兰州大学为例,据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潘永昕介绍,今年“期货人才培育项目”被兰大经济学院设为金融专硕的必修课,设置3学分。相较去年无学分的选修课,今年课程不仅在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上有了进一步提升,也将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更加规范。此外,项目课程中亦安排企业调研、学生夏(冬)令营活动、实习等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兼备、期货与现货结合的课程内容。
另外,针对目前高校衍生品教材匮乏问题,大商所已开展了高校期货人才培育专用教材编纂工作。教材已于8月份开始筹备,9月开始编写,预计2020年2月定稿,2020年5月底前完成出版印刷。
人才培养须产学研结合
业内人士表示,期货行业人才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因而在培养方式上,产学研(生产、教育、科研)的深度结合对期货知识的传输和应用以及对期货行业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潘永昕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将期货衍生品最新知识和创新发展情况引入高校课堂,面向高校学生普及衍生品创新业务模式,是从人才供给的源头上入手,提高行业人才基础素质。课程中涵盖的实操内容、期货业创新业务模式等都是国内衍生品行业的最新发展前沿,将这些紧扣行业发展脉搏和市场需求的新兴知识技能理念传递给学生,对于培养具有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的高校人才,有重要现实意义。
西南政法大学金融工程专业负责人陈志英在谈到大商所“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时表示,“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发挥了期货国民教育的作用。通过期货知识的基础培训,为在校大学生了解了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消除了期货市场的一些偏见,提供了真实案例,从而实现了期货行业的国民基础教育。同时,为高校培育行业实务人才、开展产学合作提供了重要思路。
为更好地将产学研融入期货人才培养过程中,业内人士也纷纷献策。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林光华建议加强校企合作,一是企业要进课堂;二是学生进企业要协议化、制度化;三是可以从案例、课程开发,以及“保险+期货”研究等角度,推动教师与企业合作。
潘永昕表示,对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开展的项目,建议相关市场机构能在师资配备及实习实践机会方面上提供一定援引和帮助。另外,针对参与项目的各高校负责人、地区负责人和优秀学员,建议积极组织统一的交流活动,使全国各地区各高校的相关经验可以被交流借鉴。
陈志英则提出,希望能够扩大高校覆盖面,让更多的高校开展培育项目。同时,陈志英呼吁构建期货人才培育高校联盟,开展期货人才培育教育教学研讨会,并将之常态化;在此基础上,开展期货研究学术论坛,以科研反哺教学和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