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等五部门发文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作者:江聃 2020-03-0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期联合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方案》从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服务等7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共23条。

《方案》提出,在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中突出支持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原创方向,持续支持量子科学、脑科学、纳米科学、干细胞、合成生物学、发育编程、全球变化及应对、蛋白质机器、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等重点领域,针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关键数学问题,加强应用数学和交叉研究,加强引力波、极端制造、催化科学、物态调控、地球系统科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等领域部署,抢占前沿科学研究制高点。

《方案》还提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2018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突出原始创新,促进融通发展。近年来,中国致力于自主创新,尤其在科技方面。在5G基建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便有两个为中国品牌,而中国公司拥有的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更是美国公司的两倍。不过,我国基础研究仍然面临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备受各方关注。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我国医疗器械需求巨大,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全球。国内高端医疗设备的宏观环境良好,政策积极推进,产业链将加速发展,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中泰国际发布报告称,从本次新冠治疗等情况来看,是因为中国医院数量和高端医疗设备目前仍有不足,疫情过后政府将加速基础医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用于重症治疗的设备。该机构建议关注在医学影像、心血管、呼吸机、监护仪、人造关节、体外检测等方面拥有强大研发与生产能力的公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