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5月27日,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去年7月开业的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信消金”)增资获批,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加至7亿元。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消费金融行业普遍面临新增客户难拓展、存量客户风险上升等挑战,行业内公司通过股东增资、发行金融债和ABS补充资本等动作层出不穷。
“消费金融的本质便是信贷,而资本是其重要的竞争力。”对于消金行业的频繁动作,业内研究人士如是表示。
中信消金增资至7亿
作为第24家获批开业,也是2019年唯一一家获批开业的消金公司,中信消金再次掀起动作。
记者了解到,中信消金已于近日获得北京银保监局的行政批复,批复同意中信消金变更注册资本的申请,将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至7亿元,这一公告北京银保监局尚未在官网进行公示。
中信消金于2019年7月正式开业,是首家信托系消费金融公司,也是中信系拿下的又一块金融牌照,由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中信信托、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三家股东共同出资,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三家持股比例分别为35.1%、34.9%和30%。
据悉,中信消金此次增资4亿元,其中,中信有限增资1.404亿元,中信信托增资1.396亿元,金蝶中国增资1.2亿元。增资后,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变,不涉及引入新出资人。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信消费金融总资产27.51亿元。自2019年6月成立后,当年6~12月实现营业收入0.41亿元;由于处于开业初期,开办费0.13亿元,同时计提减值损失0.75亿元,导致净利润为-0.64亿元。
中信消金表示,未来将重点探索打造自身的特色经营,通过传统渠道的转型和金融产品创新,以及拓展场景金融服务,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客群开发定制化产品,并嵌入到具有不同特征的消费场景中,逐步形成特色业务模式。
中信消金表示,开业一年来,总资产规模已得到稳步增长,此次增资有利于业务稳健开展,进一步夯实资本实力,以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消金行业“补血”忙
中信消金是今年第二家获批增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5月14日,湖北银保监局批准了湖北消费金融调整新股发行规模及发行对象的申请,注册资本从5亿元变更为9.4亿元,其中,变更后大股东湖北银行持股31.91%,玖富数科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新疆特易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为湖北消费金融第二大股东,持股24.47%。
补充资本,进一步壮大业务规模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正成为当下消费金融行业的共识。
“从去年开始,消费金融行业的利差就已经明显缩窄,纯信用小额个人消费贷款违约率已经在节节攀升,尤其是今年又受到疫情冲击,消费金融的基础资产质量在进一步下沉。”某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
开年袭来的疫情黑天鹅,使得消费金行业面临增量客户难拓展、线下尽职调查受阻、催收能力下降和客户违约率上升等挑战。
央行发布的数据也得到佐证。5月中旬,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一季度住户贷款新增1.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602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09亿元。
阮健弘指出,初步判断,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居民的消费和购房大幅度减少所致。尤其是2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减少4504亿元,创下历史低值。
“消费金融的本质便是信贷,而资本是其重要的竞争力。”中国消费金融40人论坛副秘书长程雪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消金公司补充资本也需要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不管是持牌消金公司还是非持牌与消费金融相关的金融科技公司,补血持续出现放量情况。其中,捷信金融、马上金融、小米、360金融等合计发行ABS金额超过230亿元,而招联金融今年以来则连续发行了三期合计70亿元的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