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转移支付是一次体制创新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20-06-15 08:10: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特殊时期当有特殊之举。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新增财政资金通过特殊转移支付分配给地方,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之所以“特殊”,主要在于四个方面:

一是来源是国债,特殊转移支付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资金。

二是范围有限定,这次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主要限定为两大范围:受到疫情冲击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群众,以及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抗击疫情相关财政支出。而常规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和民生的各个方面。

三是方式是直达,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直达市县,也就是2万亿元资金全部分配到市县财政,省级财政不能留一分钱。

四是时间要快捷,特殊转移支付的时限有明确要求,国务院要求在第一时间下达。

不难看出,特殊转移支付的基本思路是中央财政向金融市场借钱,再把借来的钱全部分配给市县,由市县财政来支出用于支持企业群众和疫情防控,发挥财政的托底作用。

之所以要另辟蹊径,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主要是常规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无法满足特殊时期的需要。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和省级集中财力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建立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解决地区间财力差距过大的问题,通过向老少边穷等地方转移支付,来促进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二是解决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通过转移支付调节不同层级政府间财力,把财力下沉到基层,让基层来实施政府的各项功能。

近年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总体上不断加大,2019年达到了74415.1亿元,占到了支出总量的67%,这也表明中央集中的财力大部分又回到了地方。总的来看,常规的转移支付是财政平稳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础,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对原来的财力分配格局不宜做大的调整。因此,对于用于疫情防控以及支持困难企业和家庭的特别财政支出,就需要通过建立特殊的转移支付,从而实现财政资金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特殊转移支付着眼于解决市县财政运行困难,为基层财政“输血”。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一方面,全国各地各级财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4月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下降了14.5%;另一方面,抗疫、民生和建设方面的需求较大,“六稳”和“六保”等亟待财政扩大支出,财政收支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县级财政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因为县级财政的税收来源大都中小微企业,在疫情中遭到的冲击较大,县级城市通过卖地来获取收入也难以持续,导致了一些县级财政库款不足,运行非常紧张,部分贫困地区市县“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压力陡增,财政十分困难。同时,不少市县都有政府债务,包括政府债券和隐性债务,存在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注入和补充资金,容易出现无法兑付的问题,会引发财政金融风险。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建立后,中央财政资金能够迅速地流入市县的国库,使得资金直接进入到财政支出的“末梢”,保证基层、民生、社会的有序运转。

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是中央对地方救助的一种方式,也是财政资金分配的一次探索和创新,对我国财政体制的影响是深远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往主要强调财权与事权匹配,注重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分配,在各省的财力配置上做到科学合理,做到分好“蛋糕”。今后,财政转移支付将更加重视效率,强调打通转移支付的通道,减少中间环节的“渗漏”和“梗阻”,在现代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设施的支撑下,可以使中央的资金能够迅速地流入到基层财政,从而提高整个财政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财政政策的执行效率,更好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