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人寿在上海的揭牌成立,不仅仅是友邦开启新百年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之路的光辉见证。
在友邦起航新百年之际,友邦人寿也踏上了“故里新途”。
8月18日下午3点,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人寿”)在上海举办成立揭牌仪式,并宣布已正式获得营业执照,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据透露,友邦人寿会统一管理友邦目前在中国内地的寿险业务,且已着手申请在中国内地设立新的分支机构。
两个月前的6月17日,友邦取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将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改建为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友邦人寿。友邦人寿的成立,是中国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意味着友邦有机会在不久的未来把业务拓展至除北上广深、江苏、天津、石家庄之外的内地其他市场。
分改子之于友邦而言意味着哪些机遇?进入二三线乃至更加下沉的区域市场时,友邦人寿将会有怎样的发展策略?在当天的成立仪式上,友邦人寿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张晓宇对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一一作了解答。
落“沪”老家开启崭新征程
1919年,史带先生选择从上海起步,开启自己的保险事业,由此为友邦植入了上海“基因”,此后友邦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都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
1992年,友邦保险重回“老家”上海,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获发个人人身保险业务营业执照的非本土保险机构之一,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寿险业的变革率先在上海开启。
此后,友邦在上海的一系列举措,成为引领寿险业变革的风向标,撬动了整个行业,也直接破冰了国内的寿险市场。“回老家”后的友邦保险,厚积而薄发,以上海为大本营,逐步在广东、深圳、北京、江苏、天津和石家庄建设分支机构,扩展地域经营范围,亦不忘深耕经营、优化产品和渠道,将先进的寿险理念和管理经验引入更多城市。
友邦的发展之路,浓缩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的蓬勃腾飞历程,也见证了中国金融开放之路的启程、发展以及持续深入。
如今,走过百年征程的友邦积极响应政策东风,再次落“沪”老家,成为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上海与友邦的连结也因此更加深入和紧密。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在揭牌仪式上表示,百年来,友邦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著名的寿险集团,也同样成为了百年上海金融历史,特别是上海金融开放史的见证者与亲历者。“1992年,友邦作为首家外资保险公司重返中国内地市场,为中国保险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今天,友邦人寿的成立,既是友邦开启新百年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未来,上海将积极把握国家深化金融开放的机遇,为包括友邦在内的中外金融机构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也衷心希望友邦能够继续参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共享中国经济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红利。”
成立意义远不止于地域拓展
“友邦人寿成立所带来的机遇一定是巨大的,我在友邦工作二十多年,这几乎是每一代人都最期盼的事。友邦人寿的成立,意味着友邦有望突破多年的政策限制,将业务经营范围拓展至更广泛的区域。”谈及友邦人寿成立的影响,张晓宇评价称,友邦人寿成立的意义,远不止于地域拓展,还将体现在多层次、多维度的运营和发展上。
首先,友邦人寿的成立,意味着更加优化灵活的组织架构,让友邦可以更快速地作出市场反应。分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将利用这次机会得到重新梳理,实现更加高效、敏捷的运作。
其次,友邦人寿的成立,有望改变以往各地分支机构在日常经营业务上“各自作战”的局面,实现共享运营平台。而共享运营平台带来的规模效应将大幅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营运成本,留出更多精力与资源集中投入到持续提升用户保险服务体验的工作中。
“比如以前做投资账户,我们要在不同城市创立七个账户,一个投连险产品的稳健账户,需要友邦上海、友邦广东等所有区域公司的文件。但改建后,整个流程效率会提高非常多。”张晓宇举例道。
此外,友邦人寿的成立,意味着友邦在中国内地将拥有一个统一且独立的法人实体,除了能够将业务拓展至更多区域外,其在内地市场的业务内容与模式也将拥有更多可能。
“理论上,我们的投资组合、商业模式都会从分改子中获益,原本没有办法做的领域,譬如投资房地产、全国范围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等,未来都有机会去尝试。当然,我们会在合理分析自身发展策略、竞争优势与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去寻找这些机会。”
张晓宇总结说,市场的拓展下沉于友邦而言,机遇一定大过挑战。友邦人寿的成功会建立在几个重要因素之上,首先是已经被证明的拒绝大进大出、大进不出的商业模式;第二是强大的人才团队与能力;第三是建立在科技创新、现有经营范围的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规模化运营能力。
“随着中国加大对外资的开放力度,我们相信这个市场的竞合会越来越激烈,使命驱动的业务策略是友邦人寿的核心竞争力,会推动我们更加接近‘中国最受信赖的保险公司’的愿景和目标。”张晓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