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防范金融风险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来源:大众证券报 作者:金学伟 2011-09-05 15:43: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周市场的重大新闻几乎都与银行有关。 首先是央行扩大存款准备金的缴纳范围,这使本已紧张的资金面更趋紧张,因为据此测算,从9月5日起,各商业银行需补缴的存款准备....
本周市场的重大新闻几乎都与银行有关。
首先是央行扩大存款准备金的缴纳范围,这使本已紧张的资金面更趋紧张,因为据此测算,从9月5日起,各商业银行需补缴的存款准备金达到9000至9500亿元,相当于在每次0.5个百分点情况下提高2到3次存准率。
但问题不限于此。9000亿元的资金说到底不算什么。因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有8000多亿的央票和几十亿元的正回购到期,基本上可弥补由此造成的资金缺失。加上目前我国流动性增加的主力军是外汇占款,从今年1月来,由外汇占款而增发的货币就达到了23000亿元。估计在今后的几个月内,外汇占款还会增加。所有这些,都将对冲掉扩大存准缴纳范围而减少的资金。
令我感到重要的是2点:
一点是,它向我们释放了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央行货币政策着眼点已从单一的抑通胀转向兼顾防范金融风险。如果这一点属实,那么,市场盼望已久的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预期将大大地向后推迟。
这一判断可得到两个方面的验证:一是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三季度分析会议上的讲话,这一讲话为我们传递了许多重要信息。告诉我们,目前全球的金融形势有多么紧张,各国高层对此的戒备心有多重。
二是惠誉对中国银行(601988)业风险的警戒。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往政治上扯,更不要把什么事情都罩上一层阴谋论。中国银行业的坏账风险正在快速增加,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仅就中报来看,民生银行(600016)的逾期贷款增加了24.71%;宁波银行(002142)增加了31.94%;浦发银行(600000)增加了22.19%;光大银行(601818)增加了17.88%。而建行、中行也比年初增加了10%以上。所有这些逾期贷款,都是未来坏账的后备军。因此,防范金融风险,已比以往几年变得更加重要。
还有一点是,它告诉我们银行是什么东西!我觉得,在当今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最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就是银行。在央行与银监会出于经济大局安全,着力控制信贷风险的时候,他们创造了大量的表外资产,以牟取暴利。
股东权力最弱的也是银行。有人总是抨击中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而我认为,一股独大也有一股独大的好处,至少它使管理层必须考虑股东利益。而在监管严厉,大股东无法以损害小股东利益牟取一己私利的情况下,大股东利益与小股东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们对股改欢欣鼓舞的利因之一。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一股独大的公司至少是有爹(跌)有娘。而一个纯粹的公众公司则很容易成为管理层所有制,说起来是全体股东所有,实际上股东的声音极其微弱,公司完全控制在管理层手里。只要管理层利益得到而且可继续得到满足,股东利益是毋需考虑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公司的股票会处于有爹(跌)没娘的状态。
而中国的银行股,说起来都有股东,实际上却是股东缺位最严重的公司。这样的治理结构加上管理层收入只和利润挂钩的奖励方式,使管理层可不顾股东长期利益,专为一己私利考虑。因此,他们的经营模式非常清晰:不断地扩大利润——不断地获取高额奖励。无论是融资——再融资,还是不顾社会责任,拼命扩大表外资产、表外信贷,都是为了这一目的。反正趁我在位时能捞多少算多少,至于今后会不会出现重大问题,那就不管了——我卸任后,谁管它洪水滔天。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从2009下半年开始,我就公开宣布:长期不看好银行股。虽然有时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叫我的客户买点银行股,但每次我都会申明:我自己绝不会买上哪怕一股。因为对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公司,我绝不会投资——要投就让史玉柱去投吧。
长期不看好银行股,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因。我曾打过一个比方:假如我们把全国的银行都看做一家银行,把所有的企业都看做一家企业,那么,我(企业)每年的利润(GDP)只增长10%,而每年向你(银行)借的钱增长15%,你说,一两年、两三年可以,五六年、七八年可以吗?到时肯定是我倒闭,你倒霉。中国的银行曾因坏账太多而陷入困境,好不容易用全体纳税人的钱为他们卸掉了包袱,紧接着又走向了信贷盲目扩张之路。其最重要的根源就在银行的治理结构和奖励方法存在重大问题。
刘明康的讲话有一段话,也许会有助于我们把握大市。2011年全球金融市场有3个敏感时间:4月份、7月份、10月份。4月份,全球股市见顶;7月份,全球股市结束高位盘整,大幅下挫。那么10月会出现什么变化?以我的周期分析来看,如果2011年会有什么重大底部,就应该在那个时候。
(作者为我国最早的证券分析评论家之一,资深技术派专家,金证导航技术暨运营总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