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28年最冷冬天:天然气供应局部紧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何清 2013-01-08 02:12: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目前兰州天然气供需缺口在100万立方米/日以上,原来供这里的半数资源都调往北京等地保供。”1月7日中石油甘肃公司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甘肃是内地天然气主产区之一,不但拥有中石油长庆油田等多个产气区,更是西气东输管网及涩宁兰管道的必经之地。

然而7日这里最低气温逼近零下10摄氏度时,由于气源紧张,中石油却不得不对锅炉采暖用户分区域、分时段限供天然气,每天限停时间最高达5小时。

中国气象局的消息显示,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零下3.8摄氏度,较常年同期零下2.5摄氏度偏低1.3摄氏度,为近28年最低。

“涩宁兰半数资源被调去保供,长庆油田日产量的2/3也都转往陕京管网,这样一来,兰州等地缺气就难免了。”息旺能源分析师王瑞琦说。

为了保障国内用气,特别是民用气供应,三大石油央企开始不计代价从国际现货市场大量采购LNG,然而远水难解近渴,“气荒”的说法开始在大江南北流传。

“我不认为现在有气荒,局部地区供气紧张是存在的,但是否真的存在全国范围内的供需缺口,只有中石油等自己知道——毕竟现在进口气的气价倒挂明显存在,多卖就多亏是无疑的。”有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层坦言。

息旺能源数据显示,截至11月,西二线进口天然气均价达2.42元/立方米,这不但远高于北京、兰州等地的天然气终端市场价格,即使较国内最高的广东门站价2.74元/立方米也相差无几。“因此能用国内气保供时,它们肯定不愿意更多进口,2012年,不论中石油还是中海油,进口气的亏钱窟窿已经够大了。”

极寒致气紧

在甘肃北部的庆阳等地,中石油长庆油田旗下的长北气田年产量即达33亿立方米,而自2001年以来,中石油即通过涩宁兰管道将青海油田的天然气源源不断的输往兰州等地,2009年又兴建涩宁兰复线,进一步加大对这里的资源供应。

然而供应紧张还是出现了!

当地官方数据显示,今冬兰州最大日用气量为580万-640万立方米,最大小时用气量为29万-32万立方米,“虽然需求有增长,但气紧却是因为资源被外调了。”上述中石油甘肃公司负责人说。

据了解,受气温骤降影响,北京等地近期用气量猛增,仅2012年12月24日,当地天然气用量就达6257万立方米,创单日历史用量最高,这也就给中石油的保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奈之下,它只能先从全国各地调气——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的涩宁兰管道中近半数资源进入了陕京管网,年产量达285亿立方米的长庆油田更不得不将当期2/3的产量首先输往北京——兰州气紧也就在所难免了。

为了保障居民用气,中石油首先限制,甚至暂停了对当地工业用气、汽车用气的供应,一些刚刚进行“煤改气”、“油改气”改造的锅炉不得不停工。

气紧现象不仅发生在甘肃,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最近也都已出现了供气紧张的现象。

知情者透露,中石油不但已降低了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对浙江的日供气量,而且还在谋求与中海油洽商,以便通过中海油宁波LNG接收站,从国际市场进口一定量的LNG,再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将这些进口资源返输到北方地区。

“目前国际气价远高于国内价格,但为了保供,也只能这样了。”有中石油总部人士说。

中石油规划总院管道所所长杨建红认为,除了供需缺口外,国内天然气调峰设施不足也是加剧气紧的原因所在。

此前他在中国国际天然气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已建成的大型天然气储气库有大张坨、板808、板828、金坛、京58储气库等,2011年底有效工作量为21亿立方米。以成熟市场经验判断,调峰能力至少应为当地消费量8%-12%,那么中国当年的天然气调峰能力最低应达到100亿立方米,调峰产能严重不足。

今年全国范围内气温骤降,更令调峰能力不足的矛盾凸显。

气价倒挂造成气紧?

“如果不是价格,不会出现气紧,否则保供就不可能完成。”上述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层说。

他指出,国内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提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每年天然气进口量都在不断增长,然而由于国内气价倒挂,承担天然气进口责任的三大石油央企进口动力不足。

息旺能源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西二线中亚进口气的口岸进口价格就始终居高不下,2012年3月,最高进口均价甚至达到了2.71元/立方米,最低时也在2.4元/立方米以上。

然而这个价格,远远高于西二线给沿线城市的供气门站价格(广东除外),即便是在门站价格最高的广东,经过数千公里管输的中亚气,也已经令中石油不得不背负巨大的亏损。。

这无疑让中石油在加大进口中亚气方面不得不犹豫再三,即便在保供时,也是以国产气为主。

“因此他们对冬季国内天然气需求的预计肯定不会十分准确,更不可能完全实现冬季天然气的供需平衡。”上述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层说。

对此说法,王瑞琦及生意社分析师周翠萍等业内人士都表示认同。

在这位中石化人士看来,解决气紧,甚至气荒,除了理顺国内气价,更重要的是公开一系列天然气供需进口数据,以便更多机构能够对国内天然气供需缺口有充分的研究,从而从外部推动石油央企们的科学市场预测。

“目前海关总署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天然气数据往往至少延后十天,因此我们无法及时推断国内天然气的供需缺口,更不可能知道国内当期总进口量,气紧,甚至气荒往往是在事发之后才能得出的结论,对国内市场意义并不大。”他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