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又二分之一“行人主义”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六又二分之一“行人主义”

导语

在曼哈顿这个由密不透风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街道统治的岛上,行人的路权却大过天。虽然近些年来纽约出租车司机的脾气渐长,面对红绿灯交替时慢吞吞过马路的行人总是充满戾气地长按喇叭,但是气再大,也必须在靠近路口的时候放慢速度,乖乖等着行人走完——即便路口是一个让车辆通行的绿灯。

两年前,曼哈顿以数字编号命名的棋盘状路网又新添一个让行人“傲娇”、让司机们有些许抱怨的地方——一个带分数的数字路牌“6Avenue”(6 大道)。

文/图 叶慧珏

曼哈顿中城靠近洛克菲勒中心的地方是这座城市办公楼宇和大型建筑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沿第六大道来到51街的角落,大型的砖石建筑相互连接在一起,有时候一整个街区就是一栋大型建筑。

沿着51街驾车往西的司机们,一抬头就会看到有一个“前方停止”(Stop Ahead)的交通指示牌,再往前几十米,就是一个大大的红色“停止”(Stop)牌,提示司机必须在这个地方停下观察路况。有意思的是,这里并没有交叉路口,离前面的第七大道还有一大段路程,司机们正想抱怨的时候,抬头就会看到“停止”牌上方的路口标识:6 Avenue(6大道)。或许更让他们感到无奈的是,这样的路标设计,目前6大道沿线,总共有6个。

6大道严格来说不是一条正式的大道,却享有曼哈顿上按数字标号大道的所有权利:路口交通指示牌、人行横道线、正式的绿底白字路牌以及排列整齐的路灯。

在以规矩著称的曼哈顿整齐的街区划分中,这条路绝对算得上奇葩。为了方便中城商业区内的白领和去各个主要地标建筑的陌生路人,纽约交通规划部门硬是同意在第六和第七大道之间开辟一条步行街,把51街到57街从南到北的建筑群落打通,看起来就像是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凿了一个隧道。这样,行人就可以方便地在两条大道之间的街区穿梭,而不必绕行。同时,由于在不同的建筑群落之间穿行而过,6大道的每一部分,都有不一样的设计。

交通·商铺

这真是一个浪漫而实用的主意。

2012年的夏天,6大道的路牌正式被高高挂起。从此曼哈顿的地图上又多了一条浅浅的线,成为跨越街区的公共空间。而从前走在路上的人们在街道中间过马路还略有犹豫,现在则可以在一队停下来等待的汽车面前,堂而皇之地走过人行横道线。

51街的南边目前还有点萧条,这主要是因为一个停车场入口设计在这里,使得周围商店和路人都不多,再加上有一些项目施工的因素,吸引的行人很少。但是,只要跨过人行道往北走,就可以看到6大道的入口,温暖的黄色灯光和入口处的雕塑,直接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这实际上是一座分体式建筑的区隔带:大道两旁是商场的入口处,抬头看则是连接两部分建筑的室内空中走廊,再上面则是玻璃搭成的透明三角形屋顶,整体形成半露天的空间。

穿过路口阻挡车辆的花坛,是一座动物雕塑。往后面则是一个小巧的玻璃房,里面设置了往下到商场、地下超市、停车场以及直通地铁站的自动扶梯。交通枢纽的设计让这里增加了许多人流,人们进出商场或者拿车的时候,都需要通过这条小路,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人气,道路两边的商铺也因为开辟的这条人行道而受益匪浅。即便在夜晚,商场里透出的灯光以及特意安装的路灯,使得这个空间的照明度大大提高,再加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从根本上杜绝了该地区犯罪率上升。

穿过52街和53街之间还在修缮的6大道部分路段,可以看到一个比刚才的半露天空间更封闭一点的空间,这也是这条道路的一部分。拱形的玻璃穹顶在白天营造出街道的氛围,晚上则成为两边餐馆客人的“露天”饮食区域。在刮着大风的冬天,即便是匆匆而过的路人,也可以在餐馆外放置的桌椅处休憩片刻,喝一杯茶,暖一暖身。

据说,这里的许多商铺因为面向新开辟的大道,还获得了一个标识着“6大道”的新地址。行人的路权,就这样在合法化的程序中慢慢得到巩固。

走廊·剧院

6大道也并非只是因为周边的商铺才具有步行街的意义。

穿过53街后的6大道则是一个设计独特的简易走廊。这是旁边一栋建筑的延伸,靠外的一边用砖石砌成,间隔着开窗,左边则用绿色植物盆栽一路作为装饰。乍看之下,这个走廊十分像古旧的火车站站台,行人可以顺便怀个旧,有时候甚至还有纽约的新人婚纱党在此拍摄复古照片。

更有意思的是54街到55街的那一段路。这段路从外观看过去完全没有道路的影子,只有门口的路标提醒人们,这里是可以通行的公共空间。推开玻璃大门,暗暗的灯光照射着周围墙上的海报。凑近一看,却是各类演出剧目的信息。原来,这条“路”是摩尔式剧院“纽约城市中心”(New York City Center)的一部分。临近节日,行人们可以顺便了解到正在或者即将上演的各类演出剧目,包括歌剧、芭蕾舞剧、音乐剧等不一而足。

而穿过最后位于一栋办公楼大厅的室内通道,目前的6大道就到了尽头。但往左一拐,就可以直接抵达最为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灯火通明的大门让人豁然开朗。而如果没有6大道带来的方便,行人就少了一条从街区当中直接穿梭到音乐厅的捷径,这些连成一片的建筑也会缺少许多生气。

这样的精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这座城市慢慢滋生。整个曼哈顿星罗棋布的都市区域中,从彼时开始坐落着500多处由周围建筑私人拥有的公共空间(POPS)。政府将规划权力下放给开发商,条件是必须辟出公共休憩的场所。而直到近两年,位于中城的这几个公共空间才因为6大道而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新时代的“行人主义”。(编辑 马红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