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进一步推进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秦伟 2015-01-20 05:10: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酝酿两年亟待破题

肖钢:进一步推进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

导读

“基金互认已经说了很久,市场的热情稍微有一点点减退,大家也都处于观望状态。”香港一位中资基金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没有明确政策出台的情况下,机构也无法开展相关工作。

本报记者 秦伟 香港报道

沪港通开通后,香港市场期待的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的推出时间仍是未知数。

1月1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港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要进一步推进两地基金互认,沪港通之后,基金互认有利于发展两地的产品,也便利投资者投资更丰富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两地的合作。

香港市场此前期待肖钢在论坛上能够就中港基金互认透露更多细节安排,让业界更好的准备新的发展机会,但市场并未如愿获得更多细节。

“证监会可能不会那么快推(基金互认),沪港通之后,下一步还是深港通(可能性更大),然后才有机会推基金互认,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表。”大成国际销售总监刘伟达认为,一方面深港通的推出在技术上更方便,另一方面深港通推出,进一步打开投资中国内地的渠道,令A股更有可能加入MSCI指数,从这个角度来看,深港通可能比两地基金互认更重要。

对于深港通的安排,市场也未能如愿获得更多细节。肖钢在论坛上表示,两地投资者还需要时间熟悉对方市场的规则,在此基础上,双方再共同携手研究沪港通的机制如何完善、扩大,未来仍有很大潜力。他强调,首先是双方投资者必须对对方市场理解,并且要熟悉。

基金互认

肖钢是在谈及亚洲财富管理时,提及基金互认的发展。他表示,近年来内地财富管理需求旺盛,基金、券商、资管业务发展迅速,但境内产品的种类和参与境外投资的途径有限,资产配置的范围也受到限制,迫切要求继续深化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进一步推动两地金融互认,完善QFII和RQFII制度,并进一步加强两地跨境业务的发展。

市场对基金互认的期待重燃源自去年11月,沪港通开通前,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张灼华曾表示,预计两地基金互认将紧随沪港通开通后推出,此后却未有进一步消息。

“基金互认已经说了很久,市场的热情稍微有一点点减退,大家也都处于观望状态。”香港一位中资基金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没有明确政策出台的情况下,机构也无法开展相关工作。

早在2013年两地基金互认安排的建议就已经提出,过去两年里,两地监管机构一直就基金互认安排的建议框架进行磋商。根据建议的基金互认框架,在香港注册成立及营运的合资格证监会认可基金将可在内地享有“获认可香港基金”的地位,而合资格的内地基金则可在香港享有“获认可内地基金”的地位。获认可的基金将可获准直接向对方的市场销售。

对于工作进度,香港证监会曾在2013-2014年的年报中透露,基金互认的协商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香港证监会已与中国证监会就基金互认建议框架六大范畴中的所有主要元素达成共识,包括获认可基金的类别、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格规定、获认可基金的审批程序、基金运作、信息披露及投资者保障。

“目前还没有收到过(香港证监会发出的)任何具体的指引,”刘伟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前,香港证监会曾安排过一两次会议,向托管人介绍基金互认有关安排,但内容多是“大方向性的”。

在去年的亚洲金融论坛上,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就曾透露,两地基金互认是当年重要的金融项目之一,会在年内宣布好消息,预计将为香港业界带来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商机。张灼华此后也指出,与中证监就所有安排都已达成共识,只剩下部分必要程序需要处理。

“基金互认面临不少技术问题,”刘伟达解释,两地的基金招股书不同,相关法律安排也有不同,如何在对方市场铺设销售渠道,包括基金具体交易的T+1等问题都需要两地协调解决。

深港通年内有望成行

对于沪港通,肖钢表示,沪港通的成功推出,是一个制度上的创新,是在中国资本项下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通过两地交易所技术上的连接,创造出一种“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跨境证券投资的新模式。在不改变两地各自法律规则和投资者习惯的前提下,实现跨境投融资。

19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目前深港通的推出仍无时间表,但希望年内能够看到。他指出,深港通肯定是沪港通的升级版,但不用急于定下深港通的内容,在额度、门槛及可投资的内容方面会再做全面考虑。

陈家强也指出,沪港通开通之后,市场表现非常稳定,系统运行也很流畅,市场参与者、政策制定者、监管者可以充分利用这样一个经验,以便在未来引入更多创新,进一步改善沪港通的运作机制。

“深港通本身不是太复杂。”香港一间中资券商高层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沪港通开通后,深港通在技术层面并不存在难题,何时成行关键还是看监管层的态度。

沪港通开通两个月,市场对于深港通的猜测不断,肖钢表示,“应当看到沪港通仅开通两个月,时间很短,我们也缺乏经验,下一步还要根据试点运行的情况,不断优化沪港通的机制。”他强调,两地投资者还需要一定时间熟悉对方市场的规则。

“现在香港本地投资者对于A股的投资热情仍然不高,要考虑如何调动他们的热情,”兴业侨丰证券投资服务董事总经理郑家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香港投资者由于对A股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有限,参与沪港通交易的仍是少数,在这种情况下,深港通的开通对于改变这部分投资者的态度的效果有限。

对于其他两地合作项目,肖钢表示,将继续完善QFII、RQFII制度,令跨境投资更加便利化。同时,也要推进内地的投资者到香港来投资,即完善的QDII制度。(编辑 于晓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