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地位应被重视
将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很好地重新挂钩
陈永杰 (中山大学副教授)
日前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共有技工院校近3000所,技工院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根据相关官员的介绍,在这些技校中,技师学院有380余所,高级技工学校有340余所,在校生达380余万人。
然而,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是,职业教育在中国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学生读职业学校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被普遍认为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的选择,导致社会地位较低。然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全国高中招生人数接近1500万,其中822万去了读高中,近675则进了各类中职学校。即使仅从学生人数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占了整个高中教育的四成多,不应成为被忽视的一群。近年来,很多观点都不断强调,中国要做世界工厂,需要的不是普通白领,而是高级蓝领,这意味着整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应该培养更多高级技术工人出来,对接企业的需要。
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主要分成单一制(unitary system)与分层制(stratified system)两种。单一制不会太早为学生选择职业路径,而是先让学生自由发展,这种方式较适合通才和天才的培养,当然也让相当多学生错过了培养“一技之长”的最好时光。单一制的代表国家包括了北欧国家瑞典和典型的自由主义的美国(以及类近的英国)。分层制的特点是结合整个产业结构进行职业教育,很早就为学生选择职业发展的路径,并且由于企业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学生学到的技术确实是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须的,同时又直通就业岗位。典型的例子是以庞大的高端工程师群体和实体经济见称的德国。
从这种比较中不难看明白,以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更接近德国式的分层制,以服务国家的工业化为目的,具体来说就是各大系统直接下辖职业教育,如邮电系统管理邮电学校,煤炭系统管理煤炭学校。所以在那个年代,即使考不上大学,能进邮电学校意味着以后能进邮电系统,有个稳定的工作,也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读。在进入市场经济年代后,这种系统在过去十几年已经完全拆解,现在职业学校或者在高等教育层级的专业学院,均纷纷放权给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管理。可以说我们的职业教育已经与计划经济脱了钩。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当下需要做的是,将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很好地重新挂钩。
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例如实行分层制教育的德国,职业教育是企业和学校一起做的,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在德国,居于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是行业商会或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有兴有衰,整个行业总是相对稳定,由这些商会或协会来协调,效果当然就不一样。如果要借鉴这些经验,以及考虑到我国国情的话,可能先要做的是,允许并且鼓励这些行业组织成长起来。(编辑 祝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