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调低全年经济目标 加快转换发展动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祖芙 2015-01-23 05:11: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4年,全市GDP增长10.9%

重庆调低全年经济目标 加快转换发展动力

本报记者 祖芙 重庆报道

根据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发布的最新经济发展数据:2014年,重庆全市生产总值为10.9%,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9%。

而在近日召开的2015年重庆两会,重庆市长黄奇帆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上述各项经济指标都不同程度下调:2015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增长16%左右。

其中,从2014年的39%到2015年预期的16%,进出口下调幅度最大。

根据官方数据,2014年,重庆实现进出口总值954.5亿美元,同比增长39.0%,高出全国35.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634.1亿美元,增长35.5%;进口总额320.4亿美元,增长46.3%,增速分别高出全国29.4和45.9个百分点。

对于今年的工作,黄奇帆表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换发展动力,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投资向第二产业倾斜

根据官方数据,2013年,重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7%。

2014年,重庆产业投资增长呈现出向第二产业倾斜的特点。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5%。

两相比较,重庆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都有减缓,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保持了上涨势头。

其中,“工业投资占比提高到31.5%,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占比均保持在25%左右,投资结构更趋合理。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与此相关的是,他在不久之前的其它场合表示“如果一个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有1万亿,6000亿基础设施,三四千亿房地产,工业就那么1000亿或者几百亿,这地方没有后劲的。”

分析人士认为,重庆在2014年多次提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包括“服务贸易要围绕实体经济得以发展”,“只有工业的再发展才能将金融业拉出困境”,这或可以解释重庆产业投资向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倾斜的原因。

当前,汽车、电子两大支柱产业在重庆工业中的占比越来越重。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智奎介绍,2014年,重庆电子制造业、汽车产业两大支柱产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比重40%以上,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5%。

而在2013年,重庆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0.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8%;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5%。两大工业总共占比37.3%。

从主要产品来看,2013年,重庆共生产微型计算机5593.50万台,同比增长34.4%,其中笔记本5471.06万台,增长35.7%2014年,该市生产微型计算机的总产量同比增加15.3%,笔记本计算机增长数为16%。

另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3年,重庆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8.64%;2014年,重庆汽车产量增长22.2%。

区域功能集中度提高

今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2015年重点工作”之首是五大功能区建设。

重庆将全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分别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都市功能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5.40亿元,同比增长9.1%;都市功能拓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1.36亿元,同比增长12.2%;城市发展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30.23亿元,同比增长11.6%;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6.37亿元,同比增长10.4%;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2.04亿元,同比增长9.7%。

各区经济增速无巨大差异,但已呈现出明显特点。

在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7.9%,达到全国服务业领先地区水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0.75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267.30亿元,同比增长12.0%,占该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96.7%。

都市功能拓展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64.43亿元,同比增长32%,占重庆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近40%。

而在城市发展新区,工业投资完成2339.83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已达56.2%。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围绕各功能区域发展定位,坚持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完善和实施配套政策措施,夯实全市一体化发展基础。”

(编辑:吴红缨,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wangjing@21cbh.com;wuhy@21cbh.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