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一切美好的都值得期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柳莺 2015-02-09 07:35: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柏林电影节:一切美好的都值得期待

导读

尽管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并非艺术科班出身,媒体也常常喜欢拿他前汉堡市长发言撰稿人的政治身份,诟病其不懂电影。但电影节在他的带领下,大有追赶戛纳的势头。

探讨电影与电视剧的共存模式,是当下产业的关注焦点。在这方面,柏林电影节一直走在尝试的前沿。

除了常规展映外,柏林也常设“人才营”单元,以论坛和放映会的形式,增加年轻电影人的彼此交流。虽然这是柏林一个鲜为人知的版块,却体现了电影节触碰前沿思潮的勇气,也提醒着观众,在热门影片的巨大光环背后,还有更多不甚起眼却意义重大的活动值得关注。

特约记者 柳莺 柏林报道

冬季的柏林还是像往常一样寒冷,天空飘着零星的小雪,电影宫前的红毯已盛装等待,第65届柏林电影节的帷幕渐次拉开。今年的电影节显得很新,新的放映片花,新的立体声设备,甚至连波兹坦广场上贩售零食的餐车,都统一换装成文艺味十足的复古扮相,让人眼前一亮。自从2002年迪特·科斯里克成为电影节一把手后,就致力于电影节的转型,闭幕颁奖礼的引入、主竞赛单元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欧洲电影市场的创建和发展等,都是他带来的新气象。去年11月,他刚刚续签了一份为期五年的新合同,这就意味着他将继续带领电影节前行五个年头。迪特·科斯里克并非艺术科班出身,媒体也常常喜欢拿他前汉堡市长发言撰稿人的政治身份,诟病其不懂电影。不论外界风评如何,柏林电影节还是在他的带领之下,逐步完善着自己的体系,尤其是在资金投入与产业运作方面,大有追赶戛纳的势头,无论从规模、内容还是技术上,都看得出这位主席继续改革的野心。

“影视融合”:娱乐业发展大趋势

今年展映影片数量再创新高,达到450部之多,柏林也又一次当之无愧地成为触及面、参与度最高的欧洲电影节。对于由美国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领衔的竞赛单元评审团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当然是把金熊、银熊“拱手相送”。从新闻发布会的场面来看,主席团内主打和谐牌,虽然人人都声称自己骨子中有疯狂的一面,但正如奥黛丽·塔图所说,做评委,最重要的是从心而选和顾全大局。今年评审团的人员组成全面,既有演员、导演,也有制片人和电视剧编导。美国人马修·韦纳的大名,在电视圈界如雷贯耳,他开玩笑说自己的加入拉低了整个柏林电影节的层次,但却着实预示着当今娱乐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电视与电影之间的关系,从博弈变为融合,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电视将反哺电影。在一切可能的场合探讨两者的共存模式,也将是当下产业的关注焦点。在这方面,柏林一直走在尝试的前沿。早些年的影展单元,就有意识地在大银幕上点映电视连续剧,去年的《纸牌屋第二季》就大获好评,今年柏林现场,各路电视剧的曝光率持续走高,不仅在欧洲电影市场的交易环节增设了电视剧合作的洽谈平台,更有包括《风骚律师》、《至亲血统》、《1922》在内的八部欧美电视剧抢占柏林大银幕。迪特·科斯里克说,柏林意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握产业转型的新方向,并探索电影与电视未来发展的路径。

“人才营”:发现新的可能

对于更为纯粹的电影工作者,比如导演、演员来说,在如此重要的电影节上崭露头角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甚至会改变其一生的命运。这一点,评审团中的德国演员丹尼尔·布鲁赫和秘鲁导演克劳迪娅·罗萨最有感触。2003年由丹尼尔·布鲁赫主演的《再见列宁》柏林首映,虽在奖项上毫无斩获,却让他迅速成为德国新生代男演员中最炙手可热的新星。而克劳迪娅·罗萨,则可算是柏林一手培养的嫡系部队成员,曾经两次入围金熊角逐,2009年凭借《伤心的奶水》摘得桂冠,彼时她的履历上只有两部长片。新闻发布会上,两位评委大谈“柏林经验”对影人职业生涯的推波助澜之力,对柏林扶持新人的态度赞赏有加。主席达伦·阿伦诺夫斯基说自己根本记不清今年主竞赛单元有哪些片子,只晓得有一部危地马拉影片,是该国六十多年来首次入围主竞赛,对新人的重视可见一斑。其实,除了常规展映外,柏林也常设“人才营”单元,以论坛和放映会的形式,增加年轻电影人的彼此交流。今年该单元以“空间发现”为主题,试图通过影像创作,在扁平的银幕上探索空间拓展的可能性。虽然这是柏林一个鲜为人知的版块,却体现了电影节触碰前沿思潮的勇气,也提醒着观众,在热门影片的巨大光环背后,还有更多不甚起眼却意义重大的活动值得关注。

多种层次单元:折射出各色光谱

去年中国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太过辉煌,今年的安静让人有些不是滋味。就连新闻发布会上,也很难见到中国媒体的身影,在电影院里笔者更是常常被误认为是日韩记者。其实,关注中国电影发展并没有错,但不妨趁此机会把目光投向更远更深处。如果说主竞赛单元中,《一步之遥》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那么论坛、新生代单元中出现的新鲜面孔,并未显示出一丝萧条。今年由中国拍摄或制片的民族风情电影异军突起,既有以儿童视角审视生活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也有展现藏民生死观念的《河》,更有将西方经典小说进行背景腾挪的大胆改编《城堡》。

如果放在中国商业电影一路飘红、亿元俱乐部急遽扩大的大背景中,这些微小的声音,很有可能被迅速埋没。即便能够登陆院线,也可以想见它们的惨淡境遇。此时,在著名电影节的展示对于电影人和观众来说都显得尤其珍贵。柏林设立多种层次不同的单元,也意在多渠道同时发声。电影节好像一个棱镜,折射出各色光谱。

今年柏林电影节海报上,没有出现标志性的柏林熊,而是主打几何元素,绿色的不规则图形映衬在红色底色上,似乎像一块被风微微吹起的舞台帷幕。帷幕后面藏着怎样的惊喜,我们尚不得而知。大幕缓缓拉开,好戏即将登场,而我们漫长的期待,也终在未来的十天内得到一个完美的回答。(编辑 李二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