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的72小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荆宝洁 2015-04-02 05:33: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地产股的72小时

文/荆宝洁

3月30日午间,一则央行下午召开发布会,将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消息在市场传开,随后,地产股集体暴涨。

在红彤彤的涨停板的映衬下,一部分地产业内人士开始沸腾。尽管从去年政策就开始逐渐松绑,但在所有政策中,房贷政策的威力最大。并且,此次政策超出了预期。有股民惊呼“没持有地产股才真的是满仓踏空”。

不过好景不长,第二天,申万房地产指数早盘大幅高开近3%,以5271.18点创7年新高,但此后集体杀跌,指数全天出现两轮明显下挫,最后以1.72%跌幅收场;建筑装饰板块亦受到拖累,全天累计下跌1.74%,为跌幅最大的两个行业板块。周三,在沪指大涨1.67%的背景下,申万房地产指数微弱反弹,地产股跑输大市。

比起地产界人士的乐观,资本市场上投资人已经开始用脚投票了。事实上,在政策松绑的预期下,从去年11月份开始至今年1月,一些地产股已经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100%的涨幅。用分析师的话说,利好已经提前兑现了。

一个曾在券商当过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后又转投基金公司、做基金经理的人士去年10月降息后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是长周期见顶,短周期反弹的时间段,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参与反弹。

在方正证券过往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一个规律,2008年以来地产板块持续上涨的时期均伴随着政策放松及销量回升。而反过来看,政策宽松的时期多数情况下伴随有地产板块上涨,但有一次例外,即2012年三季度,在成交量持续回升半年后,市场对宽松政策及逐渐走高的销量是否还能持续产生怀疑,地产板块下跌,而四季度销量继续提升,宽松政策没有扭转,地产板块出现补涨。当然,这都是倒过来看的,人人皆可成为事后诸葛亮。

一路上涨和一路下跌都不可能是永恒状态,波动才是常态。尽管进入白银时代,地产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没人会认为地产行业会是新经济的英雄。未来的支柱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是“互联网+”,是“信息产业和工业化融合”等等,这些先导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支柱产业。

2004年万科的销售额突破100亿,仅用了10年便成长为一家2000亿规模的公司,成长速度超过20倍。很难想象,未来10年还会有这样的成长速度。之于整个房地产市场,1998年房改带来的制度红利,几乎已经被消化完毕;而人口红利也在逐渐走向拐点。

资本市场更看重预期,更喜欢听故事。一家2009年上市,每年资产规模、净利润都保持大幅上涨的建筑企业,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直到“一带一路”来了,该公司的股价才突破发行价,头也不回地涨。

又想起预言帝任志强说的那条规律,房价涨则地产股跌,并且资本市场会先于实体经济3-6个月做出反应。他预测到今年9月份房价就会上涨。届时再看,3月末的暴涨是否是股价触顶的时间点。(编辑 袁一泓 徐炜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方正证券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