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项目蓄势待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周慧 2015-04-08 05:32: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项目

蓄势待发

核心摘要

参与《规划》编制前期研究的湖北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规划》中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地方比较关注的。据他透露,《规划》会将长江经济带相关文件中提到的综合立体交通项目细化,或增加一批公路和铁路项目。

本报记者 周慧 武汉报道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明确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六个方面任务,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

长江中游城市群覆盖约31.7万平方公里,跨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交通项目或加码

国务院批复称,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目前《规划》全文暂未公布。据新华社披露,《规划》提出的六大任务包括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对外开放。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明确提到湘鄂赣三省,安徽不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范围。而实际上,近三年来,安徽一直在积极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

据权威人士透露,前期安徽方面也参与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申报。就在今年2月,合肥、武汉、南昌、长沙四城党政一把手曾齐聚合肥,共同签署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合肥纲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湖北省发改委获悉,《规划》由湖北省发改委牵头编制。湖北省发改委方面称,《规划》不局限于一般性争取国家财税等政策支持,而是突出加大区域内自身改革力度,积极开展先行先试。

参与《规划》编制前期研究的湖北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规划》中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地方比较关注的。据他透露,《规划》会将长江经济带相关文件中提到的综合立体交通项目细化,或增加一批公路和铁路项目。

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曾多次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的地方会议中被提出。2012年以来,湘鄂赣三省交通厅负责人多次在武汉召开座谈会,“交通和基础设施先行”也早已成为共识。秦尊文分析,《规划》获批复将促进该区域新一轮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早在2012年,湘鄂赣皖四省就曾提出构建祖国立交桥计划,约定共同打通高速公路“断头路”,消除长江“肠梗阻”,推进多种运输方式联运,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提到,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还提到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抱团突围第四极”任重道远

事实上,对湘鄂赣三省而言,抱团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始于2012年初。当时湘鄂赣三省签署《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构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湖北社科院获悉,《中三角蓝皮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报告(2013-2014)》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近年的推进做了阶段性的盘点和总结。

《报告》分析,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共享方面已经有一定突破,但也还存在一些矛盾。首先,区域不同程度上存在行政壁垒和制度制约因素。比如在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下,还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产业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长三角城市群有辐射带动力较强的上海,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实力相对较强的武汉对长株潭城市群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多大影响力和吸引力还难说。

其次是,产业发展依然存在无序竞争。从2013年湘鄂赣皖四省会联席会达成的《武汉共识》到《长沙宣言》再到《合肥纲要》,均将交通和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及产业一体化重点提出。

湘鄂赣均为农业大省,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发展不够充分,第三产业比重虚高,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较为明显。三省均形成了以钢铁、建材、电力等为主的偏重型产业结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手头一份“湘鄂赣九大产业指标系数表”显示,湘鄂赣三省产业指标系数接近,产业结构较为趋同。

2013年湖南省社科院前院长张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曾就湘鄂合作在湖北考察,得出结论是湖南和湖北资源优势相近,互补性极弱,当时的格局是竞争大于合作。不过,他也表示两地合作空间较大的,主要在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等方面。

公开信息显示,近两年来,湘鄂赣三省的工商、质检等30多个部门已先后签署合作协议,交通方面多条断头路已经和正在打通,三省合作的壁垒也正在逐渐打破。

(编辑:肖欣欣;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ouhui@21cbh.com;xiaoxx@21cbh.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