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银行改革助力公共产品供给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政策性银行改革助力公共产品供给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4月12日发布的消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方案已先后于去年12月、今年3月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具体的改革方案尚未公布。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意见,我们可以总结出政策性银行改革的三大趋势:坚持政策性、强化资本约束、完善治理结构。

批复意见对三大政策性银行定位的表述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政策性”。 对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批复意见明确要求它们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或强化政策性职能。国家开发银行的定位是“开发性金融机构”,没有明确的“政策性”要求,但开发性金融本身就是一种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是对处于发展初期的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必然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微利性,也就是具有政策性的特征。

国开行在2008年实施了一次改革,当时的目标是向“商业化”转型。这次再出台国开行改革方案,可以说是向“政策性”的“回归”。批复意见还要求,国开行要“合理界定业务范围”。2008年商业化改革后,国开行仍然坚持以开发性金融为主要业务。因此,仅从开发性金融结构这个定位还不能看出“回归”,但加上“合理界定业务范围”,则可以看出国开行今后将更加注重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的重要性将有所下降,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以保本微利为目标。

国开行定位的“回归”,突出地反映了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将以坚持政策性作为基本方向。与坚持政策性相对应的是更加商业化,后者是追求更高的利润;而前者则要求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于国家战略,总体上保本微利。

在当前形势下,稳增长和调结构是两大重要任务,政策性金融机构需要发挥其逆周期、开发性的作用,在其他市场主体投资意愿不足的情况下,加强对基础性、长期性领域的金融支持,为当前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同时也为长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坚持政策性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是当前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很多支持,例如,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建设、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重大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等等。另外,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可以为国际战略提供支持,例如“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战略。

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国家信用支持,而且有财政兜底,这使它们的资金成本较低。但即使如此,审慎经营也同样重要,因此,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改革还要强化资本约束、完善治理结构。有了这两方面的保障,其政策性功能会更强。(编辑 张立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