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裂变”追踪:子公司超10家 运作模式初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王俊丹 2015-05-06 05:23: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融“裂变”追踪:子公司超10家 运作模式初现

导读

除鼎瑞资本外,中融信托已落地的子公司还包括上海迦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达孜县鼎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达孜县鼎升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中融鼎泓投资有限公司等4家,注册资本在100万-200万元不等。

本报记者 王俊丹 上海报道

中融信托子公司布局初见雏形。以现有团队为基础成立子公司的思路下,已有子公司陆续落地并开展新业务。

5家子公司落地

4月底,新三板私募基金市场上出现了中融信托另一家子公司的身影。

近期新发行私募基金中包括一只名为“融珲1号新三板投资基金”的产品,该基金产品的管理人为达孜县鼎瑞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瑞资本”)。

工商资料显示,鼎瑞资本成立于2014年12月23日,注册资本200万元,股东为北京中融鼎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顾问、投资咨询等。

此前,中融信托曾对记者表示:“公司将以中融鼎新为主体平台设立一批子公司,在并购、资本市场、私募股权投资等领域继续开拓。”

一位接近中融信托的人士确认:“鼎瑞资本是符合上述思路的子公司中的一个。”

除鼎瑞资本外,中融信托已落地的子公司还包括上海迦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达孜县鼎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达孜县鼎升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中融鼎泓投资有限公司等4家,注册资本在100万-200万元不等。

其中迦晟投资设立于中融鼎新的子公司中融长河资本旗下,另外3家均直接设立于中融鼎新旗下。今年4月中旬,中融长河资本的注册资本由5000万增资到1亿元,成为中融信托第三个注册资本过亿元的间接子公司。截至目前,上述公司均已在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

由此,中融信托下设的子公司和孙公司增至至少13家,其中有8家备案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运作模式初现

目前,5家子公司中,仅鼎瑞资本有落地产品。

产品资料显示,“融珲1号新三板投资基金” 总规模1亿元,由鼎瑞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将按基金协议及各方约定管理基金事务。

基金在管理上遵循基金决策机制。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是基金的最高投资决策机构,由中融信托或其关联方派6名代表联合组成,投资、分配等重大事项需超过三分之二(含)以上票数同意。

该基金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中5位均来自中融信托资本市场事业部,包括4名董事总经理以及1名首席运营官。

由此可见,基金产品管理人为鼎瑞资本,但决策主要依靠中融信托资本市场事业部团队,没有另外引入其他阳光私募机构作为投顾。实际上,简历显示上述5人均有丰富的PE或阳光私募背景。

2014年报披露,资本市场事业部是中融信托在报告期内的新成立部门,属于私募投行板块,该板块下中融还以事业部模式改制了房地产金融部、上海业务总部。

另外,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信息显示,上述资本市场部首席运营官亦列席鼎瑞资本的高管团队,主要负责合规风控。

因此从现有信息来看,中融的子公司运作模式初现。

首先,新设子公司将主要以中融鼎新为主体平台,中融鼎新是其直接或间接股东,而运作子公司的业务团队本身依然属于中融信托,也就是说中融信托原有业务部门人员构成暂时未变。业务团队在新设公司中的角色是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类似于投资顾问。

实际上,子公司与中融信托之间的协同共享不止于管理团队,投资标的选择和退出亦离不开中融信托的支持。

就上述产品投向的新三板而言,退出方面将与中融信托的并购基金产生协同效应。

产品材料披露,目前中融信托与多家私募机构合作,已/拟在资本市场建立多个行业的并购基金。并购基金的设立在上市公司并购方面积累的资源,可择机为新三板投资基金提供优质的退出通道。同时亦可撮合新三板企业与上市公司达成合作关系,相互对接政府资源、客户资源、人力资源、行业资源和高新技术等关系资源。(编辑 王芳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