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金融组织可以更多元化
杨涛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据报道,浦发银行今年要建400家社区银行。我们看到,近年来社区银行成为金融改革的一个重点环节,银监会也于2013年底发布了相关规定。就不同银行的发展目标来看,有的是为了规避开立分支机构的牌照限制,有的则试图更加深入地抓住社区客户。
可充分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多样化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体系。首先,社区银行类分支机构建设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着力改造和拓展现有的分支机构,使其进一步扎根社区,依托社区特色打造专业分支行。二是充分借鉴国外直销银行的发展经验,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自动化、智能化、自助化的社区金融服务设施,同时推动对社区人群提供金融文化和知识教育,全面加强社区金融服务水平。
其次,社区合作类金融机构仍然不可或缺。如果说发达国家的合作性金融现在开始呈现商业化趋势,那也是因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比重下降的缘故。而在其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前,正如我国当前面临的阶段,合作性金融仍需作为县域和农村社区金融的主流,而不是一刀切地打造为商业银行。在加快合作金融立法的同时,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和加强各类信用社的合作性功能,另一方面需规范和支持各类民间非正规合作金融组织。
还有,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社区财富管理机构。现代家庭客户的理财需求通常包括:即未来的资产保值、减少风险、确保子女未来生活、合理安排支出、避税、安排现金流等。而财富管理机构正是根据家庭客户的这些需求,对各类金融产品进行定制和打包,以提供专业化的产品或服务。早期的财富管理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内部机构,后来则发展出大量专业的财富管理组织,主要以私人银行为代表。社区财富管理机构则扎根于特定区域客户的理财需求特点,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咨询和投资服务。
再就是发展社区保险或担保类机构。随着现代经济日益复杂化,人们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促使经济交易和人民生活能够顺利进行,就出现了各类保险或担保类机构,旨在利用某种机制实现风险的分散化,降低交易成本。社区保险或担保机构,则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更关注地方客户的相关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最后,还需要发展社区政策性金融机构。无论在商业金融为主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政府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各种形式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旨在由政府承担一定成本,且以金融方式满足特定对象的金融需求,实现政府政策目标。如在美国就有政策性的社区发展金融机构,为社区居民就业、消费、创业提供各种支持。
总的来看,未来社区金融机构发展的动力,一是日益演变和扩大的社区结构和金融需求。二是来自于银行业自身的功能优化改革。如根据银监会要求,条件成熟的银行可对信用卡、理财、私人银行等业务板块进行子公司改革试点,实现法人独立经营。三是互联网时代的混业趋势下,政策性金融、非银行机构、类金融组织的变革与整合。(编辑 祝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