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频补资本两融疯涨 瑞银分析师提3万亿猜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维 2015-05-22 05:20: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券商频补资本两融疯涨 瑞银分析师提3万亿猜想

本报记者 李维 北京报道

A股两融终于进入2万亿时代。据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达2.01万亿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尽管两融业务此前已经过监管层严控、多家券商对担保折算率的调整以及部分券商对“绕标”等操作的叫停,但仍未能阻挡其再创新高。不过,融资融券交易占A股交易的比重与此前相比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业内关于两融业务规模后续增长空间的争议也在不断增多。有观点认为,两融增速正在逼近券商净资本的财务极限。

与此同时亦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券商资本补充活动的增多,以及A股总成交量的活跃,两融业务在后市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半年增长超万亿

除了规模创新高外,今年以来两融增速也令人瞠目。去年底两融规模尚未达到1.03万亿元,5个多月时间融资融券规模增量已超过1万亿。

而就在两融规模达到历史峰值的同时,5月20日的上证指数收于4446.29点,单日涨幅为0.65%。

两融规模屡创新高背后,是信用交易账户的快速增长。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两市信用账户期末总数已达684.30万户,较上月增长6%,今年内该类账户增量高达97.58万户。

事实上,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券商,均对增长过快的两融业务采取过“降温”措施,但未能阻拦两融增长。

4月下旬,监管层曾要求券商对两融风险进行评估上报,并提出“控制经营杠杆”等七项要求。中信证券(600030.SH)等多家券商曾于5月初大面积下调个股担保折算率,此外亦有部分券商对融资购买非两融标的的“绕标”操作进行限制。

不过,在两融规模突破2万亿的同时,部分券商的融资额度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现在不仅融资资金有时会出现不足,连小额股票质押融资的额度也需要抢购。”江浙地区一家券商营业部人士坦言。

部分券商的融资融券开户进度也受到影响。

“我之前就已经申请了,但需要排队,账户迟迟开不下来。”一位已提出信用交易担保账户开户申请的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客户反映,“据我了解,有好几家券商都存在两融账户开通迟缓的问题。”

争议后市空间:3万亿可期?

在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后,其规模的增长空间也更受市场关注。

“如果静态考量,去年底券商的净资产是0.92万亿,按照5倍杠杆算,资产总规模可做到5.52万亿,而当时券商的总资产是4.09万亿,也就是还有1.43万亿的融出空间。”四川一家中小券商风控部人士认为,“但券商还存在质押式回购、约定式购回、收益权互换等融资业务,最终两融的增量门槛将在1万亿左右,这意味着两融的天花板已经临近。”

但亦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2015年证券业增资活动的增多,两融业务天花板也在同步提高。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研究员指出,“一旦资本金增加,券商的可融资金将根据杠杆率成倍放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两融规模创出历史新高,但对A股成交的占比却在逐渐回落。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今年1-2月份期间,A股两融交易占总成交比一度接近20%,而在今年3月底,该占比回落至17.27%-17.55%之间。截至5月20日,此前一周的两融对A股成交占比已跌至15.11%。

“两融规模和市场成交占比出现背离,主要原因还是A股总成交量攀升了。”前述研究员指出。“4月份A股新开户人数较3月份增长了三倍,这直接导致市场活跃度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

而对于两融业务的后市空间,更有分析人士提出3万亿的猜想。

瑞银证券多样化金融服务业分析师崔晓雁认为,“参考台湾市场,股市高涨时融资融券占比可以很高,顶峰状态融资余额达总市值的5%,两融交易额占比50%以上”。“我们认为我国两融业务还有客户覆盖率提升、标的券扩容、融券、公募基金等空间。我们参考台湾经验,和各待开发空间分项估算取得结果均在3万亿元左右。”(编辑 巫燕玲)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同花顺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