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留下的博弈论遗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刘波 2015-05-26 05:23: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纳什留下的博弈论遗产

本报评论员 刘波

5月24日,美国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在新泽西州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享年86岁。纳什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禀赋极高的天才但又深受精神疾病困扰。他因电影《美丽心灵》而为大众熟知,但他给世界留下的最深刻的烙印,还是反映为以开创性的思考,以“纳什均衡”等概念征服了整个数学界和社会科学界。

纳什所学专业和主要成果都是在数学领域,但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博弈论分析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这提醒我们,学科的划分是为了降低理解世界的难度,而不能反过来成为妨碍理解的因素。现实是综合而复杂的,需要多角度的理解,学科之间的门户之见和画地自限都是要不得的。我们的教育应该致力于综合人才的培养,并鼓励跨领域的创新思维。

纳什等人创立的博弈论深刻改变了经济学。一方面,博弈论以数学的方式说明了,在很多情况下,不同主体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所独立做出的决策,有可能符合各方的最大利益,从而为最初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提供了更完满的论证,从数学的角度定义了“理性人”,也说明了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博弈论又引发了一场经济学革命,因为除了均衡的博弈外,还很可能出现不均衡状态。这就改变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式与对象,让经济学更关注演化过程,丰富了行为经济学等新领域,也拓展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交融的基础。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流经济学遭遇了强烈质疑,而在博弈论等前沿领域的挖掘,可以帮助经济学走出危机。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可以用于分析竞争中如何实现最佳结果。然而我们不能把博弈等同于权谋诈术,因为博弈中存在着大量的让参与者共同获益的空间,零和博弈的情况只是一部分。博弈论固然是探讨人应该如何行动来实现某种自利目标,但这个目标既可以以对抗方式实现,又可以以合作方式实现。通过学习博弈论,我们应该既学会如何进行良性的竞争,又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冲突与合作是博弈论的永恒主题,而随着经济与社会变得开放,在国内外环境中,共赢式的合作博弈都出现了更大的空间,这是我们应该抓住的机会。

博弈论的应用范围绝不只是经济学,它是一种以数学演绎为形式的“元科学”,是社会科学的通用方法,是中国应该学习的人类文明成果。中国有着丰富和悠久的战略与策略思维传统,在今天,对以数学形式展现的现代博弈论的学习,又让这个传统拥有了新生命。近年来,博弈论在中国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经济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等领域,“博弈”、“囚徒困境”等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概念。对纳什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深入研究博弈论,这对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可以加深我们对现实世界和人类行为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决策质量,并促进我们思考如何形成各种适应现代社会的规则,做出更好的政策设计,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增长。(编辑 张立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