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应从禁止借壳上市做起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救市”应从禁止借壳上市做起

特约评论员 尹中立

近期罕见的股市暴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A股“牛短熊长”的魔咒似乎又再度上演。

眼下“救市”已成为市场内外所有人的一致声音,包括监管层也在到处征求“救市”的意见,有些非常手段甚至已经出台。当然,非常时期,“救市”的很多做法尽管存在争议,但也有其必要性,这一点无需讨论。但在笔者看来,“救市”还是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短期的“救市”,但更重要的还是长期的“救市”。

所谓短期的“救市”,自然是通过多种手段使股市尽快企稳,防范引发更大规模的恐慌和危机,这也是当务之急。而对于监管层来说,更为重要的理应是长期的“救市”——即吸取这次暴跌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对A股市场的制度规则和市场环境作出全面的改进与规范,从根本上破除A股始终牛短熊长、暴涨暴跌的魔咒。

否则,即使现在我们动用非常手段让市场稳住了,但恐怕未来类似的悲剧还是难以避免,投资者也始终避免不了被“割韭菜”的宿命。那样的话我们这次付出的代价也将付之东流。

既然如此,长期的“救市”又应该怎么救呢?笔者认为,如果说暂停IPO等是短期“救市”的代表性动作,那么禁止借壳上市,恢复合理的淘汰机制,就是长期“救市”的关键所在(更何况证监会已将借壳上市的监管等同于IPO)。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借壳上市是导致A股市场失灵的最大毒瘤。短期来看它虽然阻止了垃圾股退市带来的阵痛,但长期而言,这样的做法破坏了整个市场的生态环境和游戏规则,扰乱了A股市场正常的估值体系,助长了散户投资者甚至是机构的投机性。

著名的“狼鹿效应”就很生动的展示了缺乏淘汰机制的生态环境,最终将遭遇怎样的危机;对于A股市场而言,这样的原理同样适用: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人为的将退市这一天然的淘汰机制束之高阁,最终的结果和代价自然是整个市场的混乱与无序。

如此一来,本来作为被保护对象的投资者,反倒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一如“狼鹿效应”里那些被保护起来的鹿群,没有了狼群的威胁,最终不仅没有获得保护,反而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