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教育结合,是发展方向,也存在实践盲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赵娜 2015-07-17 05:56: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技术与教育结合,是发展方向,也存在实践盲区

——北京开放大学《地平线报告》中文版项目组专访

核心摘要

技术在促进学习者对认知对象认知的深刻性、直观性和丰富性方面比单一的教师讲授或教科书阅读丰富得多。因此,一旦技术真正能够服务于人们认知社会、认知文化现象,为人们提供深刻的、丰富多样的、愉悦身心、甚至刻骨铭心的体验之后,技术就更有价值了。

本报记者 赵娜 北京报道

2012年元月,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张铁道博士发现了《地平线报告》——这份反映全球新兴技术如何变革教学的报告,立即带领一支专业团队展开了当年的《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的翻译工作。同年6月,他与《地平线报告》的出版单位新媒体联盟(NMC)负责人会面后,便成为《地平线报告》中文版的指定发布机构。

如今,北京开放大学已经组成了由10为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地平线报告》中文版项目组,分别负责《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基础教育版和科技版(包括博物馆版本、图书馆版本)的翻译发布工作。

《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中文版)于今年三月发布,2015年度基础教育地平线报告即将推出。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地平线报告》中文版项目组。项目总负责人张铁道、高等教育版负责人殷丙山和基础教育版负责人白晓晶一起应邀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给中国教育从业者的启示

《21世纪》:《地平线报告》的撰写流程是怎样的,与常见的行业报告有何不同之处?北京开放大学项目组如何与新媒体联盟合作、贡献于《地平线报告》?

张铁道:地平线报告是一个研究项目,由新媒体联盟每年组织五六十个专家对数十项新技术进行投票、选出长中短期对教育有影响的技术,最后筛选出其中六项。

《地平线报告》与很多行业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着眼点不一样。到今天为止,我们谈论的很多都是过去了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地平线报告》呈现给我们的是即将要发生的事情。第二,《地平线报告》整体提供了一个国际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参照系。

目前我们参与《地平线报告》的方式,还主要是了解国外的新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国内同行,希望大家进行创新和实践。做了很多实践之后,未来我们希望把中国的信息输出,比如,美国新媒体联盟总裁莱瑞博士就曾经向我们了解微信、开课吧的具体运营方式。

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取有予,目前我们处于“取”的多、“予”的少,将来我们会逐渐增加“予”的比例。

《21世纪》:《地平线报告》对中国教育机构和教育从业者的启示在哪里?

张铁道:2015年的地平线报告预示了未来五年时间里,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改革趋势,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如何把握这些趋势提供抓手,回答了技术如何帮助教育者实现目标,从而为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学校管理者、授课老师提供了参考依据,让实践者不至于面对纷繁的新技术、新理念而不知所措。

报告中提出的6项技术,都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们在考察实践案例基础上共同遴选出来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行动导向,为决策者、学校管理者、授课教师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愿景、建议的战略和技术实施后的案例分享,让大家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而不至于在各种新思潮、新技术中迷失自我、劳而无功。

我们一方面关心方法,但更重要的是看这些技术对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否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结果证明这是非常吻合的。总体感觉,2015年的报告和国内的共振效果会更明显。

《21世纪》:尚未发布的中文版《2015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内容?

张铁道:2015年的基础教育版本与往年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重点领域之间具有高度契合。例如,从趋势看,特别强调混合式学习,这和之前“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迥然不同。另外,把大家熟悉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延展为STEAM。其中"A"代表“艺术”,实际是在强调科技和人文的结合。

中期的影响,强调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主张把学生的角色从课程资源的消费者转换成创造者。我们觉得这一观点,有助于鼓励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从长期影响来看,报告还提出了重新构建学校的运行制度,并主张探索深度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于2014年在部分省区发起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深度学习在《地平线报告》中被认为是长期的发展趋势,但中国已经开始了实践探索。

技术进校园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国务院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您认为,互联网企业与公办学校合作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张铁道:这个事情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的。教育是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家庭最大的事情,教育的供给与消费是一个社会最大的消费;对于技术的应用来讲,教育是稳固而且广大的市场。我们注意到,实业界已经开始进入教育,这些企业在营销、搭建平台、汇聚资源方面做的都非常好,但在教学过程方面却往往有待加强。总的说,跑马圈地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在教育领域做的风生水起,但如果教学过程及其质量不能保证,前景也难以把握。

我认为“互联网+”作为一个国家倡导的发展趋势,落到具体行业可以诠释为“产业+互联网”。如,思考教学中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来增强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这将是真正的如虎添翼。

殷丙山:“互联网+”提出的是重塑既有的业态,已经不是简单的改良了。比如网络的商店打败了实体零售的商店,实体零售商店的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甚至有商场破产关闭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让体制内做教育的人来做互联网+是不现实的。不可能说自己把自己毁灭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做“+互联网”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互联网所能提供的便利性,来改善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政府对教育制度的变革和放开,“互联网+”的路走得会更快一些。

《21世纪》: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企业是如何参与其中的?

张铁道: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是一个渐变过程。最开始是建信息高速公路,做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这些只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建好之后开始做配套的设备及其他设施;有了“车”之后开始做教学内容;之后,就是对教师能力的准备和调动学习主体即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期待未来的在线教育能够向问题的核心(即学习者及其学习体验)一步一步逼近。

《21世纪》:您认为技术企业与学校合作、进入教学场景有哪些比较好的路径?

殷丙山:公司和学校之间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从提供设备到提供网络平台到提供业务运营。这是技术和教育越来越融合的表现。

从现状上看,现阶段学校一般不会有很多的技术力量,尤其是技术开发力量,高校的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做系统维护和技术支持;中国IT企业服务于中国教育体系目前还主要是以产品的形式来支持学校的教学,除了一般的信息技术服务,真正做教育的企业还并不多。

白晓晶:有一个案例是与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合作的一家3D打印企业。学校提供场地和课程,企业除提供技术外,还要提供打印材料,以及培训学生使用3D打印建模软件,企业还为学校提供指导教师。

今年的地平线报告也提到了如何让技术更好的进入学校,提出了"skillset"的概念,意思是“技术套件”,为学科提供基础套件,先给老师用,之后再进一步应用在教学里。

《21世纪》:目前在教育信息化的探索方面有哪些误区?教育技术进校园还面临哪些挑战?

张铁道:探讨教育信息化的问题时,首先要正本清源,要对教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育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一定对象群体而开展的教和学的活动。教学活动中要考虑教什么、怎么学、怎么学的有效。在这期间,技术只是起到支撑作用。技术不能代表内容,更不能代表学习者的学习,但有时候却出现了“技术绑架了教学”的现象。

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先要解决如何让技术人员懂教育学,让教育人员如何了解技术。两方面进行结合之后将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要拿技术来武装教师,让每一个教师都学会用技术强化教学的呈现与内化。

白晓晶:技术进入学校所面临的挑战是共通的,具体包括来自教师理念认知的挑战、技术应用后能否带来明显的学习效果、学校对技术的引入持何种态度等。

中国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21世纪》:从全球范围内,以及在中国地区,技术正在对教育产生哪些影响?已经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

张铁道:达成任何教育目的主要取决于学习。学习很重要的是学习者对认知对象的理解。技术在促进学习者对认知对象认知的深刻性、直观性和丰富性方面比单一的教师讲授或教科书阅读丰富的多。因此,一旦技术真正能够服务于人们认知社会、认知文化现象,并为学习者提供深刻的、丰富多样的、愉悦身心,甚至刻骨铭心的体验之后,技术就更有价值了。

《21世纪》:报告提到的技术,中国的运用现状是怎样的?

殷丙山:高等教育阶段,六种技术中,学校还没有系统的规划自带设备,但却又是一直在发生的。从学生的角度,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学校还没有系统的规划这件事情。创客空间在这两年发展非常快,尤其是在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肯定是高等学校将非常关注的问题。自适应学习不仅是高等教育关注的,也是代表了教学技术发展前景的,自适应学习的另一重含义是设计教育项目的时候实现自适应。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发展,目前还不是特别普遍,包括2015高等教育版的报告中,讲的物联网也并非普遍用于教学中的。可穿戴技术用在教学中也不是特别多,但比物联网普遍些,尤其是在医学、化学等学科,以及一些灾难性场景的再现方面。

在六种技术之中,自适应学习技术是2012年-2015年,唯一一个连续被提及的技术。也就是说,这确实是一个热点,但实现起来确实还比较困难。

白晓晶:我们与高教版进行比对之后发现,有些技术还是有重合的。同时我们对2011年-2015年基础教育阶段的技术趋势按照时间序列进行了梳理,发现其中技术传承和融合角度的脉络发展。如,自带设备这一项,2011年提出的是移动技术,2012年叫移动设备及app及平板电脑,2013年是移动学习,从硬件到理念,再到学校如何去实施自带设备。

《21世纪》:那么,如何解决教育与技术的结合难题?

张铁道:至少五年之前,中国教育界的领导就提出要把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其实,这种诉求一直就有。但一直以来技术和教学的融合都是个理念,而在实践上却都不太理想。换句话说,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既是一个发展方向,也存在着重大的实践盲区。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鼓励探索实践。无论这种实践是结合教师教育,还是结合某一个学科的教学,甚至是解决怎么帮助教师有效的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更有效的教学,都是可以的。如果这样的成功案例能够做出来,并让老师尝到甜头,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是先把它做出来、把它预设的技术的潜力释放出来,才能做得更好。

殷丙山:技术能够给我们的教学和认知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但思考的核心并不应该是技术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而是我们实现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技术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支持。(编辑 李二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