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焦点牵手中石化: 鼎晖投资后市场“先圈地、再养鱼”
核心摘要
“这个行业看似门槛低,其实门槛很高。对后来者而言,要建立完整的业务板块,应对上升的人力和房租成本,管理各工种各类型的员工,都是很大挑战。”林明称,在同样的条件和业务模式下,现在比拼的就是资金、管理模式和技术积累优势。在这些方面,鼎晖认为自己已在逐渐集聚各方优势。
本报记者 范文清 北京报道
中石化混改让鼎晖投资看到了布局汽车后市场的新路径。“上半年,我们已经跟上海石化、天津石化正式签约。接下来,江西石化会马上跟进,同时我们也在与山东石化接触。”7月9日,新焦点北京爱义行汽车服务(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焦点爱义行”)总裁邢爱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他的大把时间都在与中石化谈业务。
爱义行2007年被新焦点集团收购,后者是大中华地区知名的大型汽车售后综合连锁服务商,于2005年和2009年分别在香港、台湾两地上市。2013年8月,鼎晖投资控股新焦点,持股比例为55.2%。这种资本关系决定了新焦点爱义行与中石化之间的合作,实际上也是在完成鼎晖投资和新焦点在汽车后市场的战略布局。
与当前其他资本热衷于O2O项目不同,鼎晖对汽车后市场的布局思路是:先坚决推实体店,同时在O2O领域与互联网结合展开布局。
“不管是什么‘O’,最后谁的模式也离不开‘最后一公里’。”新焦点CEO、鼎晖投资运营董事总经理张健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在经过多次项目考察后,他发现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单点难以突破,“线上+线下”的全产业链才是王道。所以鼎晖将自己进军汽车后市场的路径描述为“先圈地盘,再放水养鱼”。
强铺线下
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前景正在吸引大量资本涌入。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仅狭义汽车后市场(含维修保养、美容装潢改装、洗车养护等),其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5年内将超过10000亿元。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后市场在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占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09年至2010年是我国新车发展的一个井喷期,根据我国消费者的换车频次,现在也是汽车后市场爆发的节点。”一位汽车后市场的从业者对记者说,正是带着这样的预判,从去年开始,这一领域已经成为资本竞逐的热点。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在汽车后市场方面的投资频次是2013年的10倍,为67次。除了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大举加入战局,还有一大批新兴企业试图通过移动互联网,以O2O模式切入这一领域。到今年,这一现象更为火爆。
鼎晖投资起初进入汽车后市场的想法与多数投资人相同,即通过做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来切入。不过,经过调研鼎晖发现,这个领域所有权高度分散,行业的碎片化使之根本谈不上统一采购和标准服务系统的建立。
“事实上,从进入新焦点开始,我们就一直观察各种各样的O2O互联网标的,很遗憾的是,我们去年看到的那些标的,甚至谈过的,今年再去找的时候,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已经不在了。”张健行对记者说,他们其实很想投一些互联网项目,但现实状况很难令其满意,可并购、可发展的对象很稀缺。
在这种情况下,鼎晖发现,DIY也好,其他概念也罢,一个简单的购买行为,最终都需要实体店去达到服务。所以从去年开始,鼎晖就确立了坚决发展实体店的思路。“我们希望围绕一个车主生态圈的概念来延展店面,最好在三公里半径之内满足各种所需。”张健行说。
中石化混改为鼎晖的上述思路提供了一种落地的可能。“中石化要打造消费者满意、服务方便的生活驿站,其首先主抓的就是汽服,结合O2O、便利店等方式,提升非油服务业绩。”邢爱义对记者说,从2014年12月15日与湖北中石化正式签约开始,他们要基于湖北省的1900多座加油站,在三年之内建设300多座汽服站。
新焦点爱义行与中石化的合作方式是,以“前店后厂”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洗车、美容、维修、轮胎、钣金喷漆、装饰、百货、保险等八项服务,其中汽车用品和汽车轻服务由于无法搭建汽服,新焦点爱义行就以O2O的方式融入易捷便利店,从而打造一个“线上+体验店+汽服”的综合体。
“这种合作方式既完成了我们对线下实体店的扩展,同时也让中石化在混改中获得收益。”邢爱义向记者透露,由于湖北试点完成效果较好,今年上半年,他们已跟上海石化、天津石化正式签约,未来江西省和山东省也有可能加入合作计划。由此推广,三年内,他们将在上海、天津、湖北新建460家汽服店,加上北京爱义行和新焦点旗下其他城市网点,总数会超过1000家,试图打造中国最大的汽车连锁服务网络。
打造汽服闭环
除了与中石化合作,爱义行的控股方新焦点还计划将汽车维修便利店开进社区。“新开一家店的时候,我们会评测周边小区的汽车保有量如何,竞争状态怎样,力争一家店能覆盖五到十公里的范围。”
新焦点汽车技术控股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林明对记者说,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将新焦点打造成汽车业内的“肯德基”和“麦当劳”,通过广泛而强大的连锁网络,让用户形成信赖和依赖关系,从而逐渐将用户从4S店转移到独立的售后连锁服务网络中去。
与其他O2O项目先发展线上再布局线下的方向相反,鼎晖控股下的新焦点选择的顺序是,先在线下做好布店工作,然后通过线上吸引客户下单、到店。“对我们来讲,线上网络就是为自有的线下网络服务,它可以为客户带来完整的体验。所以我们会同步发展网上服务部分,但重点是先把地面网络铺好,再加强线上推广。”林明说。
事实上,这种密集推广线下连锁服务的模式,很多汽车厂家、经销商集团和一些知名的零部件厂商也在谋划,只是从近几年的发展效果看,并未形成大规模布局。其中的难点是,整车厂商建立大型后服务连锁,绕不开的问题是,它是否侧重自有品牌,还是所有品牌通吃?厂商背后的供应商之间,如何平衡和博弈?目前还很难找准定位。
相对而言,经销商和零部件厂商似乎没有品牌上的难题,但资金、技术和人力方面的挑战同样令人头疼。“这个行业看似门槛低,其实门槛很高。对后来者而言,要建立完整的业务板块,应对上升的人力和房租成本,管理各工种各类型的员工,都是很大挑战。”林明称,在同样的条件和业务模式下,现在比拼的就是资金、管理模式和技术积累优势。在这些方面,鼎晖认为自己已在逐渐集聚各方优势。
现在除了与中石化、中石油合作,在社区布点外,鼎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方向——收购实力雄厚的经销商集团。比如今年4月20日,鼎晖将拥有20个豪华车营销权和27家4S店的深圳佳鸿50%股权收入旗下。
“中国的4S店存量资产在全世界是最大的,它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后服务节点,我们必须要关注和布局。”张健行说,收购4S店业务有助于新焦点在后服务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提升毛利率水平,增强客户粘性,使服务链条拉长。“未来汽服店不能解决的大修问题,完全可以转移到4S店或汽服中心这样的大型维修场所”。
在鼎晖看来,尽管当前汽车后市场的O2O项目发展迅猛,但该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形成用户体验和业务流程的闭环。线上能力决定能走多快,线下能力决定能走多远。鼎晖希望自己投资的后市场项目能走得更远些。(编辑 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