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智库论坛献计: 设立G20经济政策 “大合作框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郑青亭 2015-07-31 06:00: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G20智库论坛献计: 设立G20经济政策 “大合作框架”

本报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7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第三届G20智库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20国家智库论坛,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二十国的智库代表、部分政要参会,为今年年底的土耳其G20峰会和2016年将在中国召开的G20峰会献计献策。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在致辞中指出,2016年,中国将挑起G20主席国的重任。在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同时G20也处于从危机应对向危机后的长效治理机制转变的关键时期,无论于中国还是于G20、于世界而言,2016年的G20峰会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据张军介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G20峰会的全面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广泛地听取G20成员、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正在对峰会的主题、议题特别是成果进行前期的设计。“2016年G20峰会应致力于提出开放型的政策理念和主张,体现G20领导人的战略视野和政治远见,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本届G20智库论坛被视为是2016年中国G20峰会筹备的起点,标志着第一次由中国筹备的关于全球治理顶层设计的峰会正式拉开帷幕。

国际商会主席、奥巴马总统经贸顾问哈罗德·麦格劳三世表示,期待中国在制定2016年目标时为促进贸易便利化发挥重要作用,为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跨境贸易而努力。根据国际组织计算,国际贸易增长已经连续多年低于世界经济的增长。5月,全球贸易的数据仍然低于往年的增长1.8个百分点。

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了题为《为增长而合作:塑造全球经济协调体系》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仅有货币与财政政策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不足以完成“到2018年前使G20整体GDP额外增长2%以上”的目标,必须设计一个G20经济政策的全方面“大合作框架”,带领全球经济走上可持续增长的健康轨道。

报告提出,为了让G20成员在产业政策上更好地沟通和协调,应该搭建一个十方面合作平台,建议为金融与投资、劳动与就业、商务与贸易、工业与创新、农业、基础设施、资源与环境、能源、发展、旅游十个方面。

在执行机制方面,报告提出:1.设立执行秘书处。执行秘书处可设在中国,并在多个国际组织设立代表处。2.建立共同“工具篮子”。例如,可以考虑设立全球粮价平准基金,用以干预粮价过度波动。3.设立政策效果互相评价机制。4.探索奖惩机制。可以探索对一些不达标的国家予以类似削减授信额度的处罚措施。

报告提议,G20应该借鉴中国制定五年规划的经验,确立五年期量化发展目标。建议:在金融与投资方面,到2021年使全球GDP总量达到95万亿美元(按2015年美元价格计),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融资6000亿美元。在商务与贸易方面,使全球货物贸易量年均增速恢复到5%的水平。在农业方面,使全球小麦年产量从6.9亿吨左右水平提高到7.3亿吨。(编辑 李关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