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需掌握 市场分析方法
特约评论员 韩旭
最近一周,全球金融市场遭遇动荡,主要股指纷纷出现重挫。但对于近日央行的“双降”,A股市场给予了积极反馈,8月26日上证综指一度重返3000点上方,不过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投资者信心低落,光靠货币宽松显然很难扭转这种局面。值得思考的是,此时普通的投资者应该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
自“国家队”联合21家券商救市以来的这段时间,上有“4500点以下券商自营盘不减持”的市场参考点位,下有“国家队”救市的政策底,这个箱体区间被市场短线投机者高抛低吸,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他们却异常煎熬,总是捕捉不到市场热点,用通俗的话说叫“踩不准点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回顾中国证券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存在初创、高速发展和全面规范、稳步推进和制度创新三阶段。在此期间,投资者素质也在逐步提高,从单纯的听消息,到后来的技术分析,再到后来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发展到现在开始关注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乃至全球经济,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投资者素质经历了市场的培育,他们的专业技能在不断地提高,但是转化为行动力上却总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原因在于投资者可能还没有掌握真正的市场分析方法。
其实,投资者不应该把股票市场想得过于复杂,同时在选择股票时采取的分析方法也应该尽量简单化,这可以用两个词可以概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一般来说,专业的研究机构,比如券商、基金的研究中心,通常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向,即先关注某个行业,选择处于上升期的行业,然后再从行业中挖掘个股。除了行业分析外,策略分析也很重要,它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判断市场的趋势。趋势又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其中中长期趋势的判断更加重要。
联系到当前市场,应该说是选时重于选股。在6月暴跌之前,A股呈现“疯牛”态势,那个时候选股确实不太重要,在个股普涨的氛围中,只要买了“有故事”的股票就会上涨。这也因此让人产生一个困惑,没有任何的价值投资基础,那么选时重于选股的思路,是否会忽略估值的作用?这问题涉及投资和投机的误区。谈到估值,投资者可能还存在着很多理解上的偏差。估值是动态的变数,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家普遍参考的市盈率指标多少才算合理,同时估值水平和企业的利润释放是成正向关系的。
投资者其实预测某个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是很困难,一些能够影响利润的重大事项都是公开的,但是估值水平的高低,则要看对行业周期的判断,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实际上,从操作的角度,无论投资者在不同的市场趋势下采取何种操作策略,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顺势而为。(编辑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