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管理:公开透明是出发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涛 2015-09-03 05:51:1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国资管理:公开透明是出发点

需要处理好整个公共部门掌握资产、现金流的外部约束问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杨涛

据报道,目前就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部正在抓紧征求意见和制定管理办法。我们看到,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实现整个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资本预算的完善,弥补现有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按照现有的政府管理权限差异,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大致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在中央层面上,除了由国资委监管的各类中央直属企业之外,还有各类相关部门,以及部门所属企业,都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的国有控股企业。据财政部统计,到2014年底,已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476368.75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的88.7%。由此来看,除了金融类企业之外,虽然主要的中央国有企业都已经纳入统一管理,但是从完整性角度出发,还需要继续促进其他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另外,应该说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范畴,还要大于国有资本管理。如果在国有资产层面管得过多、过死,则不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当然如果在各部门的管理中各行其是、职责划分不清,也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整合和规模经济效益,容易出现产生问题难以追责的现象。因此,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效益、安全的一致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长远来看,国有资产管理的视角应该向资本管理进行转移,从国有出资人的角度来看,更主要的是管好核心资本,并且推动用市场化方式开展资本运作,推动资产结构的优化。此外,从现代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能够带来现金流的资产才是有价值的资产,因此如何“盘活”如行政事业单位掌握的诸多资产,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政策目标,则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另一重要环节。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之中,推动公开透明是解决现有矛盾的重要出发点。也就是说,公共部门的“钱袋子”、“账本”和“家底”,理应要让公众看得明白、及时监督,放到“阳光之下”。由此来看,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不仅要处理好财政部门、国资部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等的责权利,也需要处理好整个公共部门掌握资产、现金流的外部约束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分散在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国有资产,确实情况差别较大,在协调统一监管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许多难题。然而只要理顺制度环节的问题,则可以充分引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管理模式,推动中央和地方不同层面、不同部门之间的国有资产信息的系统化整合,使得电子化的审批、资产登记、公开披露、交易和处理等,都建立在更加透明高效的基础之上。

总之,虽然这次征求意见只是整个国有资产管理的环节之一,但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一直就是公共部门改革的核心点,因此也有助于在新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探讨基础上,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模式。(编辑 祝乃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