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制定“十三五”汽车倍增计划 配套能力亟待提升
本报记者 李果 成都报道
四川省政府近期召开汽车产业专题会议,公布了“十三五”期间该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四川省汽车年产能将从现有的200万提升至400万辆,其中成都市的目标是300万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未来一段时期,四川省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在于“上规模”,因为“没有规模,配套设施很难跟进”,而目前四川省该产业的配套率不足30%。
四川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称,四川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实现产量翻倍和规模倍增。
2020年产能提升到400万辆
和电子信息产业持续下滑相比,四川的汽车产业表现稳定。来自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8月,四川省汽车制造业累计增长幅度达到10.4%。
事实上,就国内汽车消费市场而言,2015年出现了十多年第一次全国性的销售下滑。但四川省经信委称,目前中国的市场销售受阻是结构性的,且是宏观经济下滑造成的,并非汽车产业本身出现了问题,“2014年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105辆,世界平均是151辆,这说明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四川省省长魏宏也同意上述观点,他说,“四川省有183个县,如果县县通高速,以及公务用车改革到位,肯定将带动巨大的汽车市场消费”。
在此基础上,四川省的计划是到2020年,四川省汽车产能由200万辆提升到400万辆,重点做强10户整车企业和8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推动四川汽车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并将成都打造成国际汽车城。
具体而言,2020年四川省汽车产业的预期产能分布中,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将通过技改扩能,争取将产能提升到100万辆,占据2020年四川省汽车总产能的25%。
而正在建设中的吉利南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其2020年的产能被确定为10万辆。
此外,四川省目前还在引进过程中的汽车企业包括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宝马汽车公司以及北汽集团,其产能也被计算到其中,合计为70万辆。其中宝马汽车公司为10万辆,绵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在上述会议中表示,“将利用宝马N20发动机在绵阳生产的优势,力争将宝马3系、5系车型进入绵阳生产”。
配套短板
成都市集中了整个四川约90%的汽车产业,目前以1380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全国第十一名。成都市政府相关人士在上述会议中表示,成都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都配套差,只有26%,而重庆配套整体已经达到56%。
同时,四川发展汽车产业有自身的短板,第一是基础差,国家在过去的汽车产业布局上,未有四川,四川是在重庆直辖后,从无到有开始发展的;第二是四川省原有的汽车企业,在改革开放的竞争过程中,已经失去市场优势;第三是由于规模较小,四川省的汽车产业配套未成气候,对该省继续扩大产能有限制。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的总经理刘居荣在上述会议上称,相对于长江沿线的城市,物流是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的短板,“由于出川的货物远远少于进川的货物,因此现在汽车配件在泸州港上岸后,还要给货运方空箱费,这加大了成本开支”。
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迎春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由于陆路入川不畅,目前四川省大型汽车配件的物流方式是,首先从天津港经过近海运输到上海港,再走内河转运到泸州上岸,“全过程需要35天,因此四川省的汽车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反馈速度很慢”。
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表示,四川应该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的区域布局,“目前除龙泉外,全省的产业布局偏散,导致人才和产业难以聚集”,蓝定香称,“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现在四川汽车产业的布局主要集中于生产制造等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未来需要引进价值链的高端,比如研发和销售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重庆、山东等省市组建了汽车金融公司,以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产销率,加速资金周转,而四川省方面称,经过专家调研后,现阶段四川省不会组建该类型公司。
(编辑 吴红缨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liguo@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