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太阳能“迁都”北京 技术投入筑梦“领跑者”
见习记者 杨清清 北京报道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的晶澳大厦,是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新总部的地点。一位媒体人士在见到大厦“真容”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慨:“比之前晶澳上海总部的楼气派多了。”
气派的不仅是楼宇。在9月20日晶澳北京总部成立仪式上,晶澳一举推出4款光伏组件,它们早在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实施之初,便符合并超过了“领跑者”标准。
“迁都”北京征战市场
在晶澳北京总部正式成立之前,此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引发业界议论纷纷。
2005年,晶澳成立时,总部始设河北宁晋。2007年,晶澳将总部迁往上海,同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有晶澳公司负责人表示,自总部从河北到上海后,晶澳好像登上了一条顺风船,上海的人才优势、市场优势,令晶澳很快拥有了闯荡国际市场的能力。
而现在,晶澳迁址北京,是否意味着晶澳立足上海的优势不再?
“其实,我们是为了管理覆盖的业务端更宽泛一些,而非削弱原先的发展。”曹博指出。过去晶澳的总部在上海,兄弟单位晶龙在河北,现在同时搬到北京,能便于更加扁平化的管理,使晶澳运转更为高效。同时,这也意味着,随着晶澳退市计划的逐步明确,未来晶龙、晶澳进行企业整合,从而促进公司整体经营竞争力的提升,也存在可能。
此外,曹博也强调,晶澳的上海公司仍然存在,晶澳制造业的重点仍集中于长三角地带。“我们原有的对外对接窗口并未弱化,只是内部决策机制更加高效了。”
而在晶澳执行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谢健看来,这次设立北京总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市场的考虑。2015年第二季度,晶澳的出货量与销售量比预期强劲。据公司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晶澳总收入为4.368亿美元,年同比增长11.8%,较上季度增长12.7%。其销售的强劲表现主要由中国需求推动,占该季度销售额的45.3%。
“晶澳一直是跟着市场走的。2007年去上海,因为当时市场在欧洲。可现在,中国已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规模。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资源,晶澳希望参与到这个平台之中,借此贴近国内市场。”谢健指出。
事实上,除晶澳之外,今年许多光伏企业均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赛迪顾问半导体事业部分析师陈东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目前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光伏“双反”正在袭来:中欧双方曾经签订的“价格承诺”协议将到期,日前欧盟已正式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规避调查;美国亦裁定中国晶体硅光伏产品获得超额政府补贴,对其征收高额关税。“对于企业而言,减弱‘双反’冲击的方式,便是立足国内光伏市场。”
技术投入筑梦“领跑者”
“我们历来认为,万丈大厦拔地起。从光伏产业而言,制造业便是根本。”晶澳副总裁曹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电站上,我们也会有部分投资,但重心和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制造业上。”
而光伏制造业的问题,大部分集中在产品质量上。随着近年来光伏产业由冷转热,国内光伏企业扎堆涌现,进而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为此,201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国家认监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提出“领跑者”计划,显示出国家逐年提高光伏产品标准、质量与门槛的决心,以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制造业要持续提升,就需要优秀产品淘汰低效能高成本的劣质产品。”曹博指出,“某些企业在没有技术领先优势时,为了成本优势,可能会忽略一些产品品质。这既给客户造成损伤,也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只有通过高效组件,提高度电产出,才能真正降低度电成本。”
《意见》指出,“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中,多晶硅组件和单晶硅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应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而在此次北京总部成立仪式上,晶澳一举推出4款光伏组件,它们早在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实施之初,便符合并超过了“领跑者”标准。
目前,晶澳高效单晶PERCIUM组件技术使电池平均转化率突破21%,而高效多晶RIECIUM PLUS技术使电池平均转化率突破20%。据了解,晶澳非常注重技术研发投入,即便在2011年的行业低谷期,技术创新仍未停滞,每年投入数亿元。
不过,也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产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光伏产业的整合尚未完成,结构性的供大于求仍然存在。“许多技术较落后的企业仍未关闭,通过拉低价格,使优秀企业无法获得应有的毛利率。”即便电池组件转化率高,但成本也高,市场未必能够接受。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