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个中心”内涵生变 “十三五”或建全球投资贸易节点
本报记者 刘东 上海报道
随着“十三五”的临近,上海“四个中心”建设逐渐进入冲刺阶段。
按照此前的要求,上海将在2020年基本完成“四个中心”建设,了解上海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的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上海赋予了“四个中心”建设新的内涵,此外,“四个中心”建设的互相联动也得到强调。
内涵的新变化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四个中心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出现创新能力强、全球化程度提高、软环境不断完善、与信息化结合紧密、多个中心功能相互联动协同提升等的新特征。
因此,上海十三五期间的“四个中心”建设,应体现在信息枢纽功能和国际门户枢纽地位、中心城市的创新经济驱动和服务辐射带动功能三大方面。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是21世纪初的时候,现在对四个中心内涵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代表上海在“十三五”期间所追求的“四个中心”建设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或将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人民币产品市场建设为核心,亚太地区为立足点,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为突破口,金融业增加值到2020年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5%以上。航运中心建设则要求,要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上,上海希望能成为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起枢纽作用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基本形成与国际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在国际经济中心建设上,上海则希望实现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金融航运贸易功能有机结合。创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上海城市创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新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十三五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基本建成的标准是什么,用哪些指标来衡量需要明确。“十三五”期间国内外经济形势也比较复杂,多方面的压力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带来压力。
而在建设短板方面,任新建指出,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约束较多,例如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作用还不明显,金融市场开放度也不高,还处在开放的初期阶段。金融人才和金融法制化也有欠缺,“十三五”期间要努力解决发展环境等软的因素。
联动协同发展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加强四个中心联动协同发展,整体提升能级水平,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强调。
例如,发展航运金融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离岸金融发展,拓宽为贸易服务的金融功能创新,稳步推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深化国际贸易结算功能,形成符合惯例的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大力发展融资贸易,创新发展融资租赁。
屠启宇说,在联动协同方面,一个重要要求是,2020年要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必要的业务门类不能缺,接下来则是整个品质的提升,整个量上去以后,需要品质进行支撑,这也是国外很多“中心”量不如上海,但排名比上海靠前的原因。如何实现高附加价值,需要各个行业的相互支撑,比如金融方面,不仅可以贸易加金融,上海还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等等,提升整个的品质。
任新建表示,“四个中心”建设是整体,现在也包括科创中心,四个中心里面,金融中心是核心,对其他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支撑作用,贸易中心是基础,因为贸易是上海很多经济活动的基础,航运则是载体和保障,经济中心是综合性的体现,科创中心将来有望成为动力,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建设的融合,也有利于两者的互相促进。
(编辑:胡欣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liudong1@21jingji.com,huxx@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