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与微观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观与微观

李一戈

按惯例,三季度的主要经济数据很快就要公布了。相信各路机构、各种专家们又要忙碌起来,评头论足一番。

但说实在的,GDP增长多少,跟老百姓的生活有多大关系呢。前些年增幅达10%的时候,老板也未必就给你涨10%的工资。曾经听沃顿商学院的教授讲课时提到,经济学家根据各种数据测算,美国经济早就复苏了,但普通民众并没有感觉到,他们说,找工作还是那么难,经济复苏到哪里去了呢。

按道理,CPI跟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可是,最近一年来,CPI一直在低位徘徊,到2%的时候都很少,以至于少数经济学者要担心通缩。但你要是去问买菜的家庭主妇们,却仍然在抱怨,猪肉、鸡蛋还是那么贵,好点的疏菜一把就要十几块。

倒不是说GDP、CPI、M2之类就不重要。它必定还是决策者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但一般民众关心的是就业和收入,企业家关心的是交易和销售,这些宏大的数据与我们隔着一条长安街的距离呢。

退一步说,即使GDP滑到7%以下,比如说6.8%甚至6.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跑在中国前面的,暂时也找不到第二个。

何况,过去两年,在经济下行的周期里,我们的就业还是增长的,有的年份新增就业人数比GDP增长10%时的情况还要好。有些不可知论者可能会说这些数据都不足信,那就不在一个讨论的频道了。

还有一个称得上是宏大叙事的词,叫做转型。说到底,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就是由于原来的增长方式没办法持续下去了,所以才提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从一个熟悉的平台换到另一个尚显陌生的平台,速度慢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初听起来,转型这个词,跟一般民众也没多大关系,其实未必。举个例子,很多传统产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了,一批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企业不开工,员工就得在家休息。很显然,企业转不转型,员工与有荣焉。

这是产能过剩时代的特征。解决产能过剩,有一种方式是交给时间。每个月卖一点,慢慢消化,也许10年就把仓库堆积如山的货品消化完了。谁都知道,靠这种方式,很少有企业能支撑下去。事实上,相当多的亏损企业,是靠政府的补贴过日子。

另一种方式是主动出清。对一些严重与市场脱节,没有市场销路的商品,应该立即淘汰。生产这种商品的企业,应该主动关停。但现实生活中,存在大批的僵尸企业,占据着公共资源、资金,以及政府的补贴,却不能提供有效产出。

对这种僵尸企业怎么办呢?中央财办主任刘鹤10月8日至10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按照中央要求,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什么叫淘汰?换个词,就是让它们破产嘛。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是国企改革。固然,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的合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很重要;但如果不把那些僵尸企业淘汰掉,国企改革就会显得高高在上,宝贵的资金、资源就难以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说货币已经相当宽松,但大批有生产能力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仍然贷不到款的重要原因。

淘汰僵尸企业,要解决两个困惑。一是国有资产流失。僵尸企业肯定是卖不出几个钱的,但你要是低价卖给有意向的民企,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你是贱卖国有资产。难道你每年补贴它几千万,仅仅是为了给它留口气,就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我个人认为,给僵尸企业没完没了地输血,恰恰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

一种是维持社会稳定。表面来看,淘汰僵尸企业,就涉及到员工失业的问题。而失业就意味着给社会稳定添乱。只要僵尸企业存在一天,它的员工就还是就业的状态。聪明如你当然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僵尸企业的员工,拿到的工资与最低收入有什么区别?把僵尸企业关了,用于发展其他产业,说不定可以解决更多的就业。即使采用最简单的做法,将企业腾退的用地转让了,也可发给员工更多的遣散费。

有些朋友看到这里,会奇怪:怎么不谈房地产了?是的,本专栏从这期开始,所谈论的主题不再限于房地产。(编辑 骆轶琪)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老百姓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