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中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或继续上升 盈利持续受压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标普:中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或继续上升 盈利持续受压

导读

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资深董事廖强11月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预计截至2016年底,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从目前的1.5%左右,上升到3%,2017年形势会更加困难。部分无法承压的小型银行或难逃关闭或被收购的命运。

见习记者 尤丹婷 香港报道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诸多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持续恶化,造成银行业资产质量大幅下降,中国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未来两年中将持续升高。

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资深董事廖强11月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预计截至2016年底,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从目前的1.5%左右,上升到3%,2017年形势会更加困难。部分无法承压的小型银行或难逃关闭或被收购的命运。

标普11月3日发布度的报告显示,中国资产排名前50的银行在2014年通过出售或核销减计了2470亿元坏帐,比2013年翻了一番,但坏帐率仍比2013年增加了近30%。

他在该报告中指出,此轮信贷资产损失会呈现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出口商,和例如运输、商品和批发领域的中小企业,因他们会受到全球经济疲软和中国增长减速的引起的贸易流量变化最直接的冲击。不过这部分的信贷损失可能已经在2013年到达顶峰,不会再继续扩大。从地区看,这一阶段大部分不良资产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今年,第二阶段来自产能过剩的中型或大型制造型企业的冲击正逐步增加。政府在整合产能过剩行业、淘汰过剩产能的过程中虽然已经采取了较循序渐进的手段,但仍会导致大体量的信贷损失,尤其是在钢铁、水泥、金属、化工等领域。他表示,例如山西、河北等地区对产能过剩行业敞口较大的小型银行会首当其冲受到牵连,甚至倒闭。

他续称,若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继续,房价大幅下降,地产项目贷款的违约将造成第三阶段的冲击,不过目前暂时还没有发生。

同时,他表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置换对银行息差有重大不利影响,约为300个基点。他预计这种影响会持续几年,因为今年国家批准的债务置换额度为3.2万亿元 ,而该机构测算得出的需要置换的债务总额高达16万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四大行净利润平均增速跌至1%以下,盈利能力承压明显。相比之下,去年四大行净利率全年同比增长都在5%以上。

财报显示,多数上市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升高。据本报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9080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2048亿元,猛增近三成。此前银监会公布的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09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109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一季度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虽然自去年以来政府已经推出了多项经济刺激政策,并分担银行业的部分负债,但他认为政策放松对银行业来说喜忧参半。虽然政策放松有助于维持经济增长速度不快速下滑,并且能提高资产质量,但这是以牺牲银行盈利能力为代价的。“过去中资银行的利润率一直高于实体经济,所以现在需要银行业反哺实体经济”, 他坦言,并预计明年银行的净利润将呈现负增长。

同时,金融市场化的推进令银行的盈利能力持续受压。以推行利率自由化为例,它会在信贷损失之外给银行的盈利模式带来额外的压力,2015年银行业的净息差因此收窄约20个基点,2016年净息差还将再收窄20个基点。

此外,针对“十三五”期间设定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GDP)6.5%增长的底线,标准普尔亚太区主权和国际公共产业评级资深董事陈锦荣表示考虑到目前中国出口及消费疲软,力保6.5%的增加值必然意味着公共投资的扩张,使投资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贷款比例也将同步上升。目前中国由投资主导的增长占到了近半的GDP,如此增长模式是不具可持续的。

标普预测今年GDP增长为6.8%,明后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6.3%、6.1%。根据该机构进行的压力情景测试,假如国有企业违约事件实质性增加,企业及国家减少资本支出和投资将导致2016和2017年中国GDP年增长率降至5.3%及5.1%。

(编辑 朱丽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