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思远接棒安格:宝马中国“马拉松”深推本土化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康思远接棒安格:宝马中国“马拉松”深推本土化

导读

安格的接替者康思远,于2009年6月1日起,担任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至今在中国工作时间超过6年,对中国市场情况颇为熟悉。经销商称,宝马总部选择让康思远接替安格,或许与明年宝马将加大在华本土化战略有关。

本报记者 范文清 北京报道

11月9日下午四点,宝马集团突然对外公布,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将于今年12月1日卸任,接替他的是,现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

宝马在新闻通稿中称:从2015年12月1日起,现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将接替安格,担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现任华晨宝马技术及生产高级副总裁海森博士将在康思远履新后,担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一职,同时兼任目前职务。

在消息公开一天前,11月8日,热衷于运动的安格,还参加了宝马赞助的“2015上海马拉松”,看似异常平静的他,选择以“马拉松”结束了其在华任期,似乎也暗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比拼意志的“马拉松”。

熟悉安格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安格的确是一个非常认真而且身体力行的管理者,但是他欠缺的是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深刻的了解,特别是与他的前任——深谙中国之道的史登科相比,而且安格授命执掌中国,多少有些“生不逢时”的味道,特别是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激荡不平的2014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宝马经销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安格突然卸任与宝马中国今年业绩不佳有关。据公开数据统计,今年前9月,宝马中国销量为342683辆,同比增长2.0%,但宝马集团前9月增长7.5%,中国区增长逊于全球增幅。

安格的接替者康思远,于2009年6月1日起,担任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至今在中国工作时间超过6年,对中国市场情况颇为熟悉。上述经销商称,宝马总部选择让康思远接替安格,或许与明年宝马将加大在华本土化战略有关。

安格失意中国

安格于2012年底起接替史登科担任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位前宝马德国总裁,之前已经在宝马集团工作了近25年,先后在多个地区领导过多种职能部门。在来中国之前,他主要管理德国市场的销售和市场营销工作,所以彼时汽车业内普遍认为,安格来到中国,是宝马总部要求中国市场要与总部在战略步调上保持一致。

安格确实很好地贯彻了宝马总部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在电动车战略的落实上,从充电桩投建到宝马i3、i8登陆中国,安格几乎都亲力亲为。据记者了解,为了让宝马电动车顺利进入工信部目录和北京目录,安格曾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并最终使宝马成为首批进入工信部目录的进口品牌电动车,速度远远领先特斯拉。

这一业绩也被宝马总部看在眼中。在新闻通稿中,宝马方面对安格的评价是:“在他的领导下,宝马集团在中国的产品线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宝马集团电动出行战略也随着BMW i产品和服务引入中国市场。”

不过,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初掌中国的安格显然对中国市场缺少了解。特别是2014年,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已经出现疲态,但跨国车企对经销商的商务政策还在延续老办法,这一点最终在库存问题上集中爆发。

2014年11月底,宝马经销商率先“揭竿而起”,向宝马(中国)提出包括为经销商发放51亿元现金补贴等五项诉求,消息传到德国总部,全球舆论哗然。在此期间,安格虽多次在北京和德国总部往返,协调此事,但由补贴而带给宝马财务报表的损失已无法挽回。

当然,安格对于经销商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升级。在上海参加马拉松之前,安格还在11月6日亲自出席中国流通协会在厦门举办的经销商大会,并计划亲自参加与经销商投资人对话的闭门论坛,但是由于突发会议提前离开,这也是他第二次参加流通协会的年会。

在记者针对经销商的调查显示,一年来,宝马的确针对流通环节做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给经销商的库存大幅度降低,部分经销商已经低于平均水平,只是宝马终端的价格战依然没有完全停止。

今年,在中国车市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豪华车市场也结束了两位数的增长态势,竞争更为激烈。宝马虽然已经为经销商调整了商务政策,但在大势之下,也难挽回增速放缓之势。

数据显示,从今年5月开始,宝马乘用车在中国的销量便出现下滑,这是逾10年来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首度下滑。这种态势直至9月才得以缓和,但已无法挽回安格在中国的留任。

在此之前,已有不止一位宝马经销商高管向记者预判,安格在中国的任期不会太久。对此,安格自己或许也有感知。

康思远接棒续推本土化

安格的接替者是康思远,他是继史登科之后,第二位对中国市场深入了解的宝马高管。康思远于2009年6月1日起,担任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至今在中国已有六年工作时间。期间,曾与史登科联手创造了宝马在华的一连串销售记录。

与安格相比,康思远最大的优势就是了解中国市场,这一点也许最为宝马总部所看重。

宝马集团负责企业财务的董事艾希纳博士对康思远的评价是:“我很欣慰地看到由精通中国汽车业务和市场,了解中国及其人文环境的康思远先生管理这一重要的市场。”

事实上,从明年开始,宝马在华的本土化战略将进入关键时期。一个最新的消息是,华晨宝马铁西新发动机工厂投产已进入倒计时。这是宝马唯一一个在欧洲之外建设的发动机工厂,它与宝马在中国的新一轮本土化战略推进密不可分。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于2012年正式签署,彼时中国的豪华车市场正狂飙突进。奥迪、宝马、奔驰传统德系三强,在中国市场激烈追逐。推进本土化战略,对他们而言,不仅意味着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更关乎其全球业绩的提升。

奔驰在这方面的动作似乎比宝马快了一步。2013年11月,北京奔驰的全新发动机工厂便在北京亦庄投产,一期规划产能25万台,主要生产M270系列、M274系列四缸发动机,为国产奔驰车型配套。这也是奔驰在全球的首个海外发动机制造工厂。如今销量正猛的奔驰GLA就搭载了此工厂生产的M270发动机,售价因此更亲民。

奔驰目前在销量上对宝马步步紧逼,这也使得宝马更加重视对华的国产化项目。在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投产后,有关全新发动机工厂的筹备工作便全面启动。

“生产线和设备已经准备就绪,现在只是一些细节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华晨宝马内部人士对记者说,位于沈阳铁西的新发动机工厂正在进行验证工作,并开始试生产,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年初将正式投入使用,一期规划产能40万台/年。

上述人士称,根据规划,新发动机工厂投产后,将引入宝马全新一代B系列发动机。据记者了解,该发动机主要以3缸和4缸为主,重量更低、功率更大。

目前,宝马在华国产车型主要搭载N20系列发动机,该发动机已经在华晨宝马沈阳动力总成工厂以CKD方式实现国产。宝马负责生产的全球董事齐普策对记者说,B系列发动机国产后,随着产能提升,N20系列发动机将会被逐步替代,最后停产退出市场。

根据最新消息,华晨宝马发动机工厂扩建项目(二期)已经取得辽宁省发改委核准批复,扩建后发动机总产能将达60万台/年,比一期的40万台产能增加50%。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生产的宝马车型将全部搭载全新的B系列发动机,而与之前发动机国产方式不同的是,B系列发动机所有的核心部件都将国产化,这不仅包括宝马独有的电弧喷涂技术,甚至宝马在兰斯胡特发动机工厂特有的零排放铸造车间,也将被引入到铁西新发动机工厂中。

宝马的目标是,要在中国沈阳建设一个集兰斯胡特工厂和慕尼黑工厂先进技术于一身的最先进的发动机工厂,以增强宝马国产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宝马用模块化拼未来

事实上,今年已经在海外上市的改款宝马3系和宝马新X1都已搭载B系列发动机,除此之外,海外的宝马1系和2系车型也都搭载此机型。宝马大规模应用B系列发动机,一方面与欧洲日益严格的排量要求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迎合全球市场对紧凑型豪华车的需求。

而这些趋势在中国市场也同样开始显现。公开数据统计,今年豪华车市场表现最抢眼的奔驰,主要受益于紧凑型豪华车销量大增。以8月为例,奔驰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53.1%,其中紧凑型豪华车销量增长了两倍。这使得奔驰8月全球销量超过奥迪,仅次于宝马,成为全球销量第二的豪华车品牌。

这种态势必然会引起宝马的注意。宝马全球董事伊恩·罗伯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一直持续下去,宝马会一直保持竞争力”。

为了在全球豪华车市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加强中国的本土化战略是宝马的规定动作。据记者了解,明年宝马将在中国投产3款车型,分别为宝马2系、宝马X3和一款定位低于3系的入门级车型,这些车型全部集中在紧凑型豪华车领域,将陆续搭载宝马在华生产的B系列发动机。康思远对这些项目非常熟悉。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使车型在价格上突显竞争优势,宝马还将在铁西新发动机工厂引入模块化生产方式,即不同类型、不同排量发动机之间可以实现“互通”。目前,这种方式已经在宝马的慕尼黑工厂得以应用。

“模块化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高效率大批量生产发动机,同时也能小批量生产特殊版本的发动机,对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慕尼黑工厂厂长说。

宝马正在为明年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准备筹码。(编辑 何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