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年底提升结算系统铺垫“深港通” 第三季度利润激增8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港交所年底提升结算系统铺垫“深港通” 第三季度利润激增81%

导读

香港结算母公司香港证券交易所发言人11月11日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询问时否认了这一猜想,称“并不是‘深港通’要来了”。她指出,此为发送给市场参与者、经纪商的通告,而相关系统的提升计划已早有安排。

见习记者 尤丹婷 香港报道

“沪港通”即将庆祝启动一周年,而原本于年底前推出的“深港通”却迟迟没有消息。在市场的翘首期盼中,风吹草动皆能引发市场猜想。

11月11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下称:香港结算)发出一份公告,提及香港结算将于11月23日起在系统中为深圳证券交易所添加名为“SZMK”的市场代码,并为该市场提供单独的市场及数据报告。关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的档案将由目前的“A股市场”拆分成“上海市场”及“深圳市场”。多家媒体报道因而猜测,“深港通”将近。

不过,香港结算母公司香港证券交易所(下称:港交所)发言人11月11日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询问时否认了这一猜想,称“并不是‘深港通’要来了”。她指出,此为发送给市场参与者、经纪商的通告,而相关系统的提升计划已早有安排。

“我们希望结算系统提升工作一步到位,省得以后深港通开通后还要给系统打补丁,所以我们就给经纪商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深交所市场代码,这是在年初就已经安排好的。”上述发言人表示。

这已是两周内第二次类似事件。11月3日,人民银行网站刊出行长周小川的一篇署名文章称“深港通”将于今年推出,引发当日港股受“利好消息”飙升。随后央行紧急对此做出解释,称相关言论源自周小川五月的一次讲话。

虽然没有确切的推出时间,但市场普遍认为“深港通”在年底前推出可能性不大。

据彭博报道,深圳证券交易所策划国际部副总监刘辅忠日前在上海参加会议时透露深交所正在为深港通进行基础设施测试。他表示,虽然无法确定启动时间,但深交所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中代表新经济的股票将被纳入“深港通”计划,具体名单仍在讨论中。港交所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此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对媒体表示,年中A股市场的大幅动荡可能影响了内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计划”的进程,而投资者则担心“深港通”计划会节外生枝。

据悉,从技术层面看,参照沪港通的推出时间表,就算“深港通”于近期获批,也难以在年内正式推出。因为除去两地交易所制定交易规则和开发相关系统的对接行动,仅市场测试环节就需要至少六周时间。

在“沪港通”带动下,港交所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业绩表。

港交所11日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实现盈利23.3亿港元,同比激增81%,相比上一季度则下降7.5%。今年前三季度总盈利同比增长76%至64.25亿港元。此外,前三季度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8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

尽管今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沪港通仍继续畅顺运作。在港交所前三季度收入中,沪港通贡献了1.65亿港元的收入及其他收益。同时,北向通道沪股通今年前三季度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71亿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底,沪股通额度共使用约1420亿元,占总额度的47%,成交总金额约为14750亿元,最高单日成交额为234亿元;港股通额度共使用约890亿元,占总额度的36%,成交总金额约为7210亿港元,最高单日成交额为261亿港元。

港交所指出,由于全球及内地经济前景愈见不明朗以及市场顾虑与日俱增,市场气氛转为趋向审慎,因而导致股本证券市场经过第二季刷新多项成交纪录后交投放缓。然而,2015年前三季股本证券产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仍较2014年首三季增加69%,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产品收入为16.75亿港元,按年增长37%。期内现货市场收入达27.28亿港元,同比增长36%。

同时,集团收入及其他收益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并首次在财政年度中收入超过100亿港元。其中,交易及结算收益增长来自香港现货及衍生产品市场交投畅旺(特别是2015年第二季)、2014年9月推出的LME Clear所带来 2015年前九个月的收益,以及旗下LME(伦敦金属交易所)自2015年1月起实施交易收费商业化等。

其中,港交所前三季度商品和结算业务分别为13.22亿元和39.96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37%、61%。

此外,港交所表示,尽管香港市场保持全球IPO市场榜首位置,前三季的IPO集资额达1564亿港元,较2014年首三季增加19%,但上市费收益只增加5%。这是由于IPO数目减少,导致IPO相关收益下跌,但上市年费增加已抵消部分减幅。营运支出方面增加了21%,主要是为沪港通及其他战略计划增聘人手、年度薪酬调整以及按集团盈利能力计算的浮动应计费用增加所致。

(编辑:朱丽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