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 生意的新做法
不良资产处置业态变迁:蛋糕大了,市场细分增强,私募基金出现“1+1”模式
每周报告 之不良资产处置
随着市场对不良资产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也有机构开始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产品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投资标的为不良资产的信托计划和私募基金产品,一些P2P平台也有介入,相对证券公司还处于观望阶段。其中,私募基金相比其他产品形态,融资链条较短。
目前,私募基金的操作方式,主要是一个资产包对应成立一只私募基金产品。产品采用“1+1”模式,即一年到期后可以再延展一年,两年不管资金收回情况如何都要清盘。
见习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不良资产将持续暴露,“坏账”生意的春天来了没?
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下,各类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尤其是民间机构的参与,使整个市场不断细分。一边是手工作坊式的市场推进,另一边,民间市场也开始出现规模化标准化操作的探索。
这一新势力的介入,市场空间的形成,有一定的内在缘由。
“(对不良资产包)尽职调查之后,我们心里有一个价位。我们不是以拿包为目的,超出心理价位,那就不要了。必须为利润留出空间,否则处置过程中压力也很大。”有民间资管人士如是表示。同时,还有市场人士透露,有些区域的银行不良贷款率特别高,甚至达到50%以上,处置不良对当期利润构成致命侵蚀,银行实际上已经没有动力处置这些不良。
不良资产的容量在不断扩大。
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款达到1.1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03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9%。业内普遍预计,不良资产还将持续暴露。
然而,宏观经济刚进入下行周期,资产价格本身也在下降。不良资产的交易市场并不十分活跃,对不良资产处置而言,收益率相对在下降。
坏账生意收益趋势
根据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最新公布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 (下称“报告”), 合计66.5%的受访者认为,与 2014 年相比,今年不良资产市场的预期收益率持平(20.7%)或小幅下跌(45.9%)。
报告分析认为,这可能和今年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火爆有一定关系。
该报告基于112份调查问卷,其中商业银行62份,资产管理公司50份。
具体而言,对不良资产的预期内部收益率呈下行趋势。其中,选择收益率在10-15%的占 41%,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其次是15%-20%(27%)和20%以上(24%),占比同比分别下降3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同时,选择10%以下的,同比增加了3个百分点。
收益下降,其实在处置机构从银行受让不良资产包时已经有所体会。
根据东方资产的调查,有半数受访者认为同类资产预期价格比上年有所降低。报告分析称,这一方面缘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美元升值等影响,整体资产价格面临调整和下行压力;另一方面银行业不良资产在 2015 年飙升,不良资产市场不再具有卖方优势,市场条件不支持其价格坚挺。
多名市场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银行招标出售不良资产包的频率也大大提高,从过去的一季度一次,到现在可能一周一次,市场上几乎天天有资产包出让。但另一方面,流拍的也比较多,原因在于双方对定价的分歧较大。
一个更为直观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处置难度方面,选择“比较难”的受访者占比达到 51%,认为“很难”的占10%。
其中,42%的受访者认为“市场不活跃”是当地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最大困难,市场参与者对整体经济前景、不良资产价格走势持谨慎态度,导致处置渠道不畅通。另外,30%的受访者视“资产价格下行”为最大困境。
中小不良资产包的盘活难度
除了四大国资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和省级地方版资产管理,对于一般的民营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更多还是手工作坊式的处置,并需要通过四大的通道从银行受让不良资产包。
报告显示,在资产包的选择上,有52%的受访者选择“小型资产包”,28%选“中型资产包”。但在中小型资产包占主流的情况下,“大型资产包”和“单个资产”的占比均有所提高,体现出市场承接能力有所增强,投资者选择也出现小幅分化。
至于大中小型的界限,东方资管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机构而言,界限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据业内人士介绍,所谓大小包,基本以“亿” 为界。投资机构倾向于拿中小型包,主要是考虑到自身资金实力和风险分散。
有北京投资公司合伙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收不良资产包时,更倾向于轻资的,非诉讼类的。究其原因,其表示,有抵押,尤其是房产的,一般折扣少,价格会高;另外现在流动性较差,抵押房产相对难脱手。
今年以来,房地产交易有回暖趋势,但分化较为明显,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回暖较为明显,但多数二线城市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情况不容乐观。而这也令很多民间资管公司不敢贸然进一步向周边区域扩展业务的原因。
在民间资产管理公司获得金融不良资产后,一般有清收和盘活两种方式,都可能涉及到抵质押物拍卖环节。所谓清收,更加考验的是机构和违约企业的谈判能力。盘活则对处置机构在相应行业的资源积累和综合能力有更高要求。
“我们也在考虑做这类企业并购重组,但是其中涉及当地政府和银行一些比较复杂的关系,相对来说门槛比较高。”有长三角民间资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据一名投资公司人士介绍,如果有一家公司涉及的违约数额大,同时有好几家债权银行,一种处置模式是针对这家公司成立一个基金,实现债转股。投资公司在其中的角色,是帮银行代持股份,获取固定管理费,一般在每年几百万元。
资金端产品化路径
对于民间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买包的资本动辄上亿,处置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到三年不等,资金占用是一个挑战。自身资金实力不够雄厚,或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需要拓宽融资渠道。
此前,一些民间资产管理公司的做法,是针对一个资产包成立有限合伙人(LP),向有意向的投资人受让股份。
随着市场对不良资产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也有机构开始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产品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投资标的为不良资产的信托计划和私募基金产品,一些P2P平台也有介入,相对证券公司还处于观望阶段。其中,私募基金相比其他产品形态,融资链条较短。
目前,私募基金的操作方式,主要是一个资产包对应成立一只私募基金产品。产品采用“1+1”模式,即一年到期后可以再延展一年,两年不管资金收回情况如何都要清盘。
“我们的速度肯定要求快,一般不良资产包拿下来3个月开始有资金回收,1年内,包里面的主要资产回收了。”前述北京投资公司合伙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如果不做结构化,其融资成本,也就是给到私募投资者的收益加上私募基金的管理费,在15%左右。就一个不良资产包来说,实现50%-100%的利润算是不错。也就是说,如果按两年完成处置计算,处置不良资产包的年化收益可以达到20%以上。
浙江东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浙江东融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牌照,今年10月成立了市场上首只投资银行不良资产的类固收阳光私募基金。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信息,该基金投资于受让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债权的有限合伙企业的LP份额。产品期限分为3个月和12个月,预期收益率分别为8.5%和10%。
浙江东融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希望将私募基金产品做成滚动开放式,将多个资产包纳入基金管理池,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在产品层面做到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目前,该计划还在和托管机构沟通中。
(编辑:李伊琳,邮箱: liyil@21jingji.com)